局长戒烟
左克才
局长刚参加工作时才二十二岁的毛头小伙,出了校门迈进机关门,对周围一切感到陌生新鲜,香烟对他来说是一种新事物。机关待久了,美好的感觉没了,在单身宿舍一人特寂寞,试着用烟解闷,不想渐渐竟成了瘾,戒烟几次都没有成功,烟量却升至一天两盒。
时间在推移,年龄在增长,三十四岁时当上一局之长。上任伊始,局长口袋里装有两种香烟,一种是高档香烟撑门面,是给来客抽的;一种还是以往四元一盒的香烟,那是留给自己抽的。
一天,好久不见的初中同学王山来找局长,局长见了非常高兴,赶紧沏茶上烟,习惯性地拿出另一盒烟自己抽起来。这时,王山面露不悦之色,局长看看自己手中香烟,再看看王山的表情,才知道香烟给弄错了,局长尴尬至极,再三解释也没有留住王山。此后,局长口袋里只有四元一盒的香烟。
给局长敬烟都是上好的香烟,局长没有妤烟了,总是推辞说抽烟习惯了一种口味,从口袋里掏出四元的香烟。局长的香烟档次低,制约了副局长、科长、副科长的抽烟标准,他们在局长面前只抽四元一盒同品牌的香烟,怎么着抽烟档次不能超过局长,即使不想抽也要点燃强忍着。也有人说局长是做做样子讨个清正廉洁的好名声
老母逝世,局长觉得老牌香烟味道确实不错,批了二十条四元一盒的香烟带回老家。乡亲特别热情里里外外都有人帮忙,杂七杂八的事全有人操办着,不需要局长多一点点劳累。局长很感动,按乡下规矩给帮忙的人行下跪大礼,每人送一盒香烟。接香烟时乡亲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局长,让局长感到不自在。
回到城里,父亲来电话说:“村里人说局长看不起乡下人,是忘本。上次王山回来说局长抽二十元一盒的香烟,给王山的是四元一盒的劣质烟,乡亲不相信局长会抽四元一盒的烟,说王山是造谣。这次虽一样抽四元一盒的香烟,那是给别人做样子的,哪有局长抽这样差的孬烟。前些日,轮窑厂的厂长二秃子父亲去世,香烟都是十多元一盒的。二秃子再有钱,也比不上局长有权有钱。”
局长不得不慎重考虑香烟的问题。戒烟是一种折磨,几次戒烟经历尝尽了苦处,无烟的日子,嘴巴总是痒痒麻麻的,身如虫噬,整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的样子,让人寝食不安。继续抽烟得提高香烟档次,但一天二、三十元的烟资也是不小的开支,虽说月有二三千元的薪水,可在烟火中烧了还是感到心痛。
局长抽十几元一盒香烟,局机关有的抽高档烟的烟民不用再偷偷摸摸地抽好烟了。局长香烟档次在不断提高,几十元、上百元的香烟也抽了,抽好烟反而不需自己花钱,可心里总是隐隐地痛。
一天,小学校长来到局长办公室。多年未见,老校长头发已花白,脸上刻痕雕尽,交谈中局长知道了校长此行之事,家乡受了严重虫灾,学生交不起学费纷纷停学到花炮厂打工,校长虽把学生给拦截了下来,可学费还是无法解决,想请局长帮忙。局长一口应承下来。
校长脸上开放成一朵菊花,颤抖的手伸进公文包里拿出两条局长爱抽的四元一盒的老牌香烟,自己则抽一元一盒的香烟。校长说香烟是自己买的,抽这样的香烟才踏实。校长说上次香烟之事,与乡亲理论过,说局长这样才是一个好官,作为校长脸上有光。十几、二十几元那么高档香烟几人能抽,相信自己不会走眼,局长不会抽那么高档的香烟。
此刻,局长的手僵硬着,拿着“中华”香烟的手悬在半空不得动弹。校长看到香烟,全身触电似的颤,缓缓地站了起来,目光呆滞,顺手把茶几上两支香烟揉碎扔进垃圾筒。
不多日,小学收到两张未署名的汇款单,一张是2万元,一张是2880元。此后,每年开春校长总收到2880元汇款单。
局长依然忙碌着,嘴里时常嚼着口香糖,神清气爽,心里也踏实多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不仅简单交代了故事的缘起,还交代了局长的身份及他和香烟的不解之缘
B.小说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文末通过对局长和校长行为的描写,将局长的尴尬表现得淋漓尽致。
C.小说语言通俗自然,叙事生动形象,情节安排巧妙,误会与巧合并用,增加了故事的张力。
D.小说从局长抽烟写起,以局长戒烟捐款收尾,不蔓不枝,在抽烟与戒烟的矛盾中推进情节发展,凸显了作者的匠心。
8.小说以“局长戒烟”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9.请简要分析局长的形象特点。(6分)
答
7.C(“误会与巧合并用,增强了故事的张力”错误,有误会但没有巧合。)
8.①设置了悬念,增强了读者阅读的欲望。看到题目,读者不免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局长为何戒烟?最后结局如何?②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故事从局长抽烟写起,依次写了给同学敬烟、给乡亲送烟,为学生戒烟,而戒烟是核心情节。③突出了中心人物,从戒烟这一小事中,体现局长体察民情、同情学生的人格力量。(每点2分)
9.①虚荣、爱面子。刚当上局长时,为了显示局长的身份,兜里装着两种烟,高档烟用来撑门面,低档烟自己抽,显示了局长虚荣的一面。②正直清廉。虽身为局长,很长一段时间抽低档香烟,甚至用来酬谢乡亲,可见其正直的一面;后来抽不花钱的高档香烟,“心里总是隐隐地痛”,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凸显了他清廉的一面。③富有爱心。前面几次戒烟都没有成功,但当听到家乡受灾、学生辍学需要帮助时,为捐资助学,成功戒烟,凸显了局长的大爱。(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