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竹林
方叶
生于南国,竹总是远远近近地站在我的视野里。
南国的竹,有着一个繁富而庞大的家族,上百个优秀的品种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尤其那深山里的毛竹,只要根在,哪怕是荒沟野谷,岩崖峭壁,一转眼就能蔚然成林。在江南一带,常常见到的那种苍苍浩浩的竹林子,往往就是毛竹林。那成片成片拂云凌霄的竹子,遥看融溶成奔涌不息的波涛,近观是一竿竿如椽巨笔,在蓝天白云之上抒写着山野的情愫。竹林间的苍茂与疏朗更是世界上搭配得最完美的图案。能穿石越涧的竹鞭,几乎无孔不入,寸土必争。但它总是隔三五米一株,疏密匀称,错落有致,使整个林子显得通透,空阔,盈溢着无限的灵气。
竹林就是这样讨人喜欢。但在讲求节操的中国文人眼里,竹林却远不止是一方气象森然的绿色天地,而更是一座磨砺心曲寄托情怀的精神庇所。你看那魏晋时期,肯定是一个肯长竹子的年代,“竹林七贤”常在竹林中饮酒猜拳,弹琴赋诗,放浪形骸,飘飘若神仙中人。而唐宋的竹就长得特别高大、挺直,轩昂圆通的主茎,浓密潇洒的枝叶遮掩过李白的豪放与飘逸,遮掩过苏东坡的落拓与傲骨。尤其是苏老夫子,一生宦海沉浮,走过数不清的风波险恶,那黄州的竹,岭南的竹,儋耳的竹,万竿千篙,支撑起一袭秀洁而孤拔的灵魂,令世世代代有良知的文人仰慕。
到了明清,竹似乎变得清瘦、俊气了。明代那些画竹大师,无论是王绂、夏昶,还是边文进、周之冕,笔下的墨竹无不是叶疏枝瘦,幽情秀骨,透出一种清雅简淡高古的笔意,一种俊逸淡泊绝俗的情怀。“扬州八怪”亦如此,当过七品芝麻官的郑板桥,画竹从来就是一竿,两竿,“写取一枝清瘦竹”。
但竹林毕竟是清寒所在,远离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相伴只有冷月清风,林泉鸟音。走进竹林,或许正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的精神。闲暇余日,在清新雅静的竹林里品茗散心,吟诗作画,自然是洒脱得很,而真要像竹子一样一辈子呆在寒山远岫恐怕就没有几人。拿“竹林七贤”来说吧,当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感受到京师天地难以安身时,便纷纷浸淫在幽篁的意境中,去体味大自然自由放纵之清新和情感间相互交融的喜悦。可是,一旦无法抗衡司马氏的强权诱逼,又不得不纷纷走出竹林入仕入官了。唯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一面旗帜,他蔑视权贵虽死不悔,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铸就了世世代代文人不可逾越的品格,一曲《广陵散》,在幽幽竹林里萦绕了千年而不散。
不错,真正把竹林作为终老依托的,往往是无视苦难的山里人。他们在荒山野岭种竹、养竹、护竹,从事竹的加工和烘制笋干,以竹为自己的生命。我常常在僻远的深山竹林里遇到披蓑着笠的护竹制笋人。在茫茫竹海深处,有一间小木屋,它既是住房又是笋场。在这里我结识了一位“笋客世家”的单身老竹农。他在竹林里漂泊了大半生,任凭凄风苦雨,一如闲云野鹤一般,始终不改进山时的初衷,用自己诚实的汗水,染绿了一片又一片荒沟野谷,间伐下一车又一车粗壮的毛竹,烘烤出成吨成吨优质的笋干,源源运出大山去。我想,眼前这位老竹农不也是一根生命力顽强的竹鞭么?默默穿越在生活的岩土里,把心底的希望凝结成一颗颗鲜笋,让葳蕤的艰辛和孤独繁衍成一座独特的人生风景,收获着不屈的劲节,去编织人间的荫凉与美丽;收获着鲜嫩与清香,由世人细细地咀嚼和品尝。
望着老人荷锄的背影,渐渐隐入暮色苍茫的竹林深处,我的眼睛忽然潮湿了。
1、从第二自然段看,竹林“讨人喜欢”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文章最后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刻画单身老竹农的形象?
(2)看着老人的背影,为什么“我的眼睛忽然潮湿了”?
3、在不同时期历史人物眼中,竹林有哪些特点?文章两次提到“竹林七贤”,意图各是什么?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
1、广阔苍茫;高大挺拔;生命力强;疏密匀称,错落有致,盈溢着无限的灵气。
2、(1)内容上,与上文形成对照,意在说明竹林不仅是一种精神庇所,更是赖以生存的天地(更是竹农终老依托的天地);结构上,更进一层,由历史文化写到现实生活,把竹林的精神具体化到老农身上(作者认为老人与竹林完全融为了一体。)
(2)老人就是竹的化身,作者被老竹农无视苦难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所感动,被老竹农编织人间的荫凉与美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3、竹林特点:①魏晋时期,竹林清新雅静(清寒自由); ②唐宋时期,竹林高大挺直(浓密潇洒);③明清时期,竹林清瘦俊气(叶疏枝瘦、幽情秀骨)。(每点1分,共3分。)(答“①在竹林七贤眼中,竹林自由清新 ②在李白眼中,竹林高大飘逸 ③在苏轼眼中,竹林挺拔落拓。”高☆考♂资♀源?网可酌情给分。)第三段、第五段两次使用“竹林七贤”的材料,第三段意图在于表明竹林清新雅静,是寄托情怀的精神庇所;(1分)第五段的意图是表明竹林是清寒所在,但要想真正走进清寒的竹林,必须具有“咬定青山”的竹的精神。(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4、行文思路:文章先描写作者走进竹林感受到的竹林自然之美;然后回顾走进竹林的历史人物眼中的竹林特点;最后写现实中走进竹林的老竹农带给“我”的感受。(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只答“现实--历史—现实或实—虚--实”,不做具体分析,只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