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的纪念
宗璞
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出世的日子,为花朝节。节后十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二日,从1894年起,是先母任载坤先生的诞辰。迄今已九十九年。
母亲在民国初年进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和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在开封结婚。
家里有一个旧印章,刻着“叔明归于冯氏”几个字。叔明是母亲的字。以前看着不觉得怎样,父母都去世后,深深感到这印章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家族的繁衍,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
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在昆明时严重贫血,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5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敷在额上。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医院。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冯先生一靠子没有买过菜”。他的生活基本上是水来湿手,饭来张口。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岀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母亲用里瘠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母亲把一切都给了这个家。其实母亲的才能绝不只限于持家。母亲毕业于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曾任河南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算术教员。她有一双外科医生的巧手,还有很高的办事能力。
50年代初至1966年,母亲做居民委员会工作,任北大燕南、燕东、燕农、镜春、朗润、蔚秀、承泽、中关八大园的主任。曾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母亲不畏辛劳,经常坐着三轮车来往于八大园间。这是在家庭以外为社会服务,她觉得很神圣,总是全心全意去做。50年代有一次选举区人民代表,不记得是哪一位曾对我说,“任大姐呼声最高”。这是真正来自居民的声音。
我心中有几幅图像,愈久愈清晰。
一幅在清华国乙所,有一间平台加出的房间,三面皆窗,称为玻璃房。母亲常在其中办事或休息,她那时大概不到四十岁,身着银灰色起蓝花的纱衫,坐在房中,鬓发漆黑,肌肤雪白。常见外国油画有什么什么夫人肖像,总想怎么没有人给母亲画一幅。
另一幅在昆明乡下龙头村。静静的下午,泥屋、白木桌,母亲携我坐在桌前,为我讲解鸡兔同笼四则题。父亲从城里回来,点说这是一幅乡居课女图。
还有一幅图像便是母亲弯着腰站在欢快的流水中,费力地洗衣服,还要看着我们不要跑远,不要跌进河里。
60年代末母亲患胆结石,经常大发作,疼痛,发烧,最后不得不手术。夜里推进手术室,父亲和我在过厅里等,很久很久,看见手术室甬道那边推出一辆平车,一个护士举着输液瓶,就像一盏灯。我们知道母亲平安,仍能像灯一样给我们全家以光明,以温暖。这便是那第四幅图像了。
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仍是操劳家务,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她总是说,你们专心做你们的事。我们能专心做事,都因为有母亲,操劳一生的母亲!
1977年9月10日左右母亲忽然吐血,拍片后确诊为肺门静脉瘤。母亲的病发展很快。最后用杜冷丁控制疼痛,人常在昏状态。一次忽然说:“要挤水!要挤水!”我俯身问什么要挤水,母亲睁眼看我,费力地说,“白菜做馅要挤水。”我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滴在母亲脸上。
母亲没有让人多伺候,不过三周便抛弃了我们。我们围在母亲床前,眼见她永远阖上了眼睛。我知道,我再不能睡在母亲身边讨得那样深的平安感了;我们的家从此再没有春天和太阳了。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然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我和小弟连同父亲,都像孤儿一样不知漂向何方。
父亲为母亲撰写了一付挽联:“忆昔相追随,同荣辱,共安危,期颐望齐眉,黄泉碧落君先去;从今无牵挂,斩名缰,破利锁,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母亲的骨灰盒,一直放在父亲卧室里。每年春节,父亲必率领我们上香。直到1990年初冬那凄惨的日子,父母相聚于地下。又过了一年,1991年冬我奉双亲归窆于北京万安公墓。一块大石头作为石碑,隔开了阴阳两界。
姨母任均是母亲最小的妹妹,姨父母在驻外使馆工作时,表弟妹们读住宿小学,周末假日接回我家,由母亲照管。姨母说:“三姐不只是你们一家的守护神,也是大家的贴心人。若没有三姐,那几年我真不知怎么过。亲戚们谁没有得过她关心照料?人人都让她费过心血。我们心里是明白的。”
牟决鸣先生已是很久不见了。前些时打电话来,说:“回想起在北大居住的那段日子,觉得很有意思。任大姐那时是活跃人物,她做事非常认真,总是全力以赴。而且头脑总是很清楚。”
在昆明时越萝蕤先生和我家几次为邻居,她不只一次对我说很想念冯太太。她说在人际关系的战场上,她总是一败涂地当俘虏。可是和冯太太相处,从未感到战场问题。是母亲教她做面食,是母亲教她用布条打钮扣结。有什么事可以向母亲倾诉。
邻居王力的夫人夏蔚霞说:“我的头生儿子缉志是你母亲接生的。当时昆明乡下缺医少药,那天王先生进城上课去了。半夜时分我遣人去请你母亲,她抱着我坐了一夜。次日缉志才出世。若没有你母亲,我和孩子会吃许多苦!”
像春天给予百花诞辰一样,母亲用心血哺育着,接引着——亲爱的母亲的诞辰,是花朝节后十日。
13.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迄今( ) (2)繁衍( )
(3)伺候( ) (4)哺育( )
14. 作者说“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请从文中找出母亲所“扮演”的角色,完成下面表格。
角色
事件(一件即可)
人物品质
母亲
照顾病中的我
①
妻子
②
勤劳、贤惠、无微不至
居委会主任
为家庭妇女举办各种社团,在八大园间奔波操劳
③
亲友
④
热心、善良、贴心、宽容、做事认真
15.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①母亲对父亲的美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
②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仍是操劳家务,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
16. 下面语句中,作者把母亲比作了什么?作者这样比喻有何深意?
我再不能睡在母亲身边讨得那样深的平安感了;我们的家从此再没有春天和太阳了。我们的家像一叶孤舟忽失了掌舵的人,在茫茫大海中任意漂流。我和小弟连同父亲,都像孤儿一样不知漂向何方。
17. 文章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以其中一处为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8. 结尾作者写道:“亲爱的母亲的诞辰,是花朝节后十日”,请思考:文章为何以“花朝节的纪念”为题?
19. 下面有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贤惠善良,却一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不高。
B. “挨千刀的”指挨上千刀都不解恨的人,作者却说这是别人赠给自己的“雅号”,意在自嘲糟糕的身体状况,突出母亲溺爱自己是理所当然之事。
C. 作者写母亲在病重昏迷期间,还说着“白菜做馅要挤水”的细节,反映出母亲在任何时候都在惦记着家人,是她操劳一生的缩影。
D. 从父亲所题的挽联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母亲的离去并没有特别悲伤,而是感到从此了无牵挂,自由自在。
【答案】
13. (1)qì (2). (2)yǎn (3)cì (4)bǔ
14. ①慈爱、细心、周到、无私②为病中的丈夫做饭、送饭③服务人民,有责任感,不畏辛劳,无私奉献④“帮姨母照顾孩子”或“关心赵萝蕤先生”或“帮助夏蔚霞接生”
15. 答案示例:我认为不宜去掉。“真”不仅强调了母亲对家人的关心照顾程度之深、付出之多,而且突出了母亲的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传达出了“我”对母亲强烈的感激、赞美之情。如果去掉了这个字,则语气上显得平淡,难以传达出作者真切的情感。
16. 作者把母亲分别比作了“春天”“太阳”,因为母亲像春天和太阳一样给予我们温暖与呵护,带给我们光明和力量,反映了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和影响,表达了全家痛失母亲的茫然与悲痛之情。
17. 示例:(1)原文: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冯先生一辈子没有买过菜”。作用:以外人的视角来评价,有力地烘托出母亲对父亲的照顾无微不至,已经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这才使父亲能心无旁骛地做学问,说明父亲成就的取得与母亲是分不开的。(2)原文:50年代有一次选举区人民代表,不记得是哪一位曾对我说,“任大姐呼声最高”。这是真正来自居民的声音。作用:从居民说的话可以看出大家对母亲工作的认可,侧面烘托出母亲工作认真,热心服务他人,是作者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此外,父亲为母亲撰题的挽联、姨母任均的回忆、牟决鸣的评价、赵萝蕤先生的话、夏蔚霞的回忆等均可。
18. 作者以“花朝节”来纪念母亲,因为母亲就像春天爱护百花一样,用心血哺育子女,爱护家庭,帮助他人,给予身边所有人以温暖与力量。在作者眼中,母亲是春天,是阳光,是守护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颂与感激,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19. C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辨析与书写。“迄”“伺”“哺”不能去半边字的读音,“衍”不要写成“行”的读音。
【14题详解】
考查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第一空,我在昆明时严重贫血,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敷在额上。”可知母亲的细心、慈爱、周到;第二空,作为妻子,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第三空,母亲做居民委员会工作,“曾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母亲不畏辛劳”,“总是全心全意去做。”第四空,作为亲友,“关心赵萝蕤先生”。
【15题详解】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真”的意思是确实;可靠。用来修饰“无微不至”,突出强调母亲对父亲关心照顾程度之深、付出之多。“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则有力突出母亲为这个家的付出的牺牲之大,突出母亲的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如果去掉了这个字,则没有这个效果。
【16题详解】
考查对比喻句理解。本体是“母亲”,喻体是“春天和太阳”,表现母亲给家人带来的温暖,母亲是我们的依赖,母亲在就有方向,就有力量,突出失去母亲后的悲伤与无助,表现母亲对家的影响之大。
【17题详解】
考查侧面描写及作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此文要写的人物是母亲,通过堂姑父张岱年先生的话,“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冯先生一辈子没有买过菜”。来衬托母亲对父亲的照顾无微不至,已经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这才使父亲能心无旁骛地做学问,赞美母亲的勤劳、贤惠。
【18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可采取先分析题目的字面意思,再结合文本分析题目的深层含义,然后分析此题目对作品的作用。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相传北魏夫人的弟子女夷,善于种花,被后人尊为花神,这一天正是花神下凡、百花竞放的日子。作者以“花朝节”为题,是为了纪念母亲,母亲就像春天爱护百花一样,用心血哺育子女,爱护家庭,帮助他人,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
【19题详解】
A错误,与原文“母亲在民国初年进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不符。B错误,“挨千刀”指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D“对于母亲的离去并没有特别悲伤,而是感到从此了无牵挂,自由自在。”解说错误,表达父亲的伤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