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莫让青春染暮气》阅读答案

2019-04-26 16:04超越网

莫让青春染暮气
①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②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③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和父辈们相比,青年一代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时代也制造了新形式的磨练。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他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加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和工业文明,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
④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它一方面代表了某种值得追求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提速就要被甩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你跑了半天,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一连串的数字。在这样的处境中,不管是怀旧还是叹老,表达的都是一种面对压力时,对记忆中美好过去的怀念。
⑤如果说“叹老”只是情绪的释放和吐槽,那么精神上的“早衰”就值得警惕了。“早衰”的年轻人,有时会显得和“成熟”很像,举手投足都无比正确,待人接物都恰如其分,说话谈吐都深思熟虑。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⑥少了点什么呢?想来想去,原来是少了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年轻人不应该是敢想敢干吗,不应该是直抒胸臆吗,不应该是敢为天下先吗,为什么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像是从少年直接迈入了中年?
⑦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回忆一战前太平时代的欧洲时,曾经描写过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都已蓄起大胡须戴上金丝边眼镜,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给患者留下“有经验”的印象。
⑧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会的未来就一片大好。扫除笼罩在社会上、徘徊在青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社会对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广阔的上升空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年轻成为资本而不是不足,让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青年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⑨“少年心事当云,谁念幽寒坐鸣呃”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当代青年的父辈和兄长们,已经率先垂范,用枕戈待旦的奋斗精神,换来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时代转轮的指针已经落在当代青年人的身上,国家的命运也是青年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人责无旁贷。
10. 第③段画线句中“新形式的磨练”指的是(1)______(2)______(3)_____
11. 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________
12. 围绕“莫让青春染暮气”,本文先从“青春染暮气”的表现说起,进而分析_____,最后论述了_________。通观全文,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
13. 下列文字最适合放回文中的第几段?为什么?请具体说明理由。
年轻,成为发展的障碍,年老却成了有利条件。对年轻人的不信任遍及了当时所有的社会阶层,人们完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一股沉沉的暮气,笼罩在当时的社会之上。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
14. 有人认为文章的第⑨段完全没必要写,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0. (1)承受更重的负担(2)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3)品尝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4)遭遇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答到其中任三点)。
11. 排比、反问,强调年轻人应该有朝气和锐气,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普遍“叹老”这一现象的忧虑和急切(/遗憾)之情(或:表达了作者对青年人拥有朝气和锐气的强烈渴盼之情)。
12. 出现这一现象(青春染暮气)的原因(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改变这一现象(青春染着气)的方法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让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青年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或:青年人应当有朝气和锐气,承担社会责任。)。
13. 第③段,因为这段文字写了年轻人扮老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是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从反面证明了第③段中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的论述。
14. 有必要。因为该段是从青年人自身(个人主观)这个角度来论述应该如何“莫让青春染暮气”,是对上段从社会(客观)角度论述的补充(或: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的主要观点,点明了写作意图),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解析】
【10题详解】
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梳理概括。题目针对的是第③段来出题的,仔细阅读第③段,不难看出由几个分号,每个分号写的是一个方面的磨炼,即“也有做不完的作业,承受更重的负担;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
【11题详解】
考查对排比修辞手法的理解。划线句子三个“不应该……”构成排比句,同时也是反问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表达了作者对青年人拥有朝气和锐气的强烈渴盼之情。
【12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理解。由“②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可知是分析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最后是呼吁和号召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青年精神应成为社会风尚。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断与探究。议论文中的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论据的位置确定,要根据论据内容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材料谈的是“一股沉沉的暮气,笼罩在当时的社会之上。”属于分析“青春染暮气的原因”这一部分,“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 写出年轻人扮老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从反面证明了第③段中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的论述。故而放在第③段。
【14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的创意解读能力。根据“⑧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会的未来就一片大好。”得出观点有必要,年轻人与社会未来密切相关,青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去除,所以结尾的呼吁号召唤醒年轻人的斗志,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点明主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