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石上精灵》阅读答案

2019-04-24 10:35超越网

石上精灵
王充闾
①这是一块形成于一亿两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不是普通标本似的呆板形骸,而是一幅生意盎然、鲜活灵动的《鱼趣图》:十来条狼鳍鱼悠闲自在地洄游着,摇晃着尾巴,扇动着臀鳍,鱼贯而行,相互唼喋……
②当时的情景也许是这样的:山势起伏,丘陵绵延,森林茂密。苍松、翠柏高耸云天,苏铁和蕨类随处可见。“河水清且涟漪”,狼鳍鱼群,悬浮上下,畅游其间。河边有怪模怪样的鹦鹉嘴龙和拖着尾巴的蝾螈在草丛间爬行得悠闲自在,青蛙跳进跳出,蹲在草棵里“呱呱”。熏风轻吹,晴和温暖的碧云天。不时地掠过各种飞鸟的身影;蜻蜒、蜜蜂和蜉蝣则在散发着草香的原野上闹闹哄哄。
③但是,厄运突然降临了。石破天惊;岩浆喷溢,烈焰腾空,铺天盖地的灼烫的尘灰,弥漫了浩浩茫茫的苍空大野。一场火山爆发不期而至。惊恐的鸟群为火山喷发的气体所窒息,败叶般地纷纷落下,同水中的鱼类一道,被埋葬在熔岩和火山灰里。
④一场远古的浩劫,一场天崩地坼【甲chè】的灭顶之灾,就这样,以其雷霆万钧、无可抗拒的威力,把那些鲜活灵动的生命牢牢地封存于地下。它们是不幸的牺牲品,它们的灭绝展示了生存的无奈、生命的悲哀。
⑤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种突如其来的毁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这些狼鳍鱼有幸在亿万斯年之后,作为这场亘【乙gèng】古奇观的直接见证者,以一种再生精灵的姿态,撩开岁月的纱帷,带着远古的气息,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⑥它们以一种永恒形态保存下来,恰如海德格尔所说,是“向死的存在”。它们用一种雕塑般的造型,把生命的短暂与恒久、脆弱与顽强展现得格外分明。
⑦石上精灵会诉说。这种诉说,无言却又雄辩,深邃倒也直观。透过一方古生物化石,借助于联翩的浮想,熟喑【丙ān】眼底的沧桑。这是一种幸会,一种机缘。
⑧古生物化石是一扇回望太古世界的窗户,是对地球生灭流转的忠实载录。面对这一片灵石,叩问亿万年前奇突、神秘的岁月。这其中的奥秘,使我们不断地发出设问:自远古代以来,发生过六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为什么每隔一个时期就要发生这种生命的骤变?为什么每一次灭绝的,往往都是盛极一时的、在生物链中最强大的物种?为什么在每一次生命骤变、生物灭绝的同时,又常常存在着部分生物的孑遗?
⑨一切事物自然都给予一个界限吗?
⑩时间与生命同义。古人曾经慨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又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朝生暮死的蜉蝣也好,活过了初一到不了十五的朝菌也好,比起人类来说,生命的久暂不成比例。可是普通人能活上一百岁,就被称为“人瑞”。这也只不过是这片狼鳍鱼化石的一百二十万分之一。真个是:“______________。”
11从古至今,人类关于客观世界的探究,一刻也没有止息过。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认识你自己。”
12尘世上每个人所能享用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不过是“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这么珍贵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实在是一个“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问题。
遗憾的是,人仿佛只有到了生命的尽头,才开始悟解到生命的可贵、生存的价值,重新看待生命的“惊蜇【丁zhé】”。死亡,与其说使人体验到生命存在的长度,毋宁说是使人体验到解悟生命的深度。
“只有死亡才能够使人了解自己。”真正的永恒属于时间。对于时间的思考,是人类生命体验、灵魂跃升的一束投影。
19.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崩地坼【甲chè】 B. 亘【乙gèng】古奇观
C. 熟喑【丙ān】 D. 惊蜇【丁zhé】
20. 根据第⑩段的文意,横线处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B.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D.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1. 作者第②段的书写独具匠心,请结合本文前六段的内容简要分析。
22. 第(12)段“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中“此”具体指代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思考。
【参考答案】
19. A
20. C
21. (1)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
(2)还原了亿万年前生机勃勃、品类繁盛的美好景象。
(3)与一瞬间被火山喷发毁灭形成了对比,给人以巨大的心理撞击,感慨生命的悲哀与无奈。
(4)经过亿万年的沉积,被摧毁的生命又能以生意盎然、鲜活灵动的姿态展现于眼前。让人不禁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恒久,脆弱与顽强。
(5)为后文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做了铺垫。
22. (1)“此”指代的是在短暂而珍贵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把握有限的人生。
(2)作者首先借由对一块化石的欣赏,引发对于生命毁灭与永存的感慨。
(3)亿万年来生物灭绝的多次发生,使作者产生对生命界限的思考。
(4)和亘古不变的自然相比,和历经亿万年而不朽的化石精灵相比,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因而使作者提出如何把握短暂生命的思考。
(5)最终作者提出对死亡的思考,是解悟生命深度的途径。

【解析】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和形近字的字形。B项,亘(gèng)——(gèn);C项,熟喑——熟谙;D项,惊蜇——惊蛰。故选A。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句间关系,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第十段文字主要讲述时间与生命同义,通过对比,即使普通人能活上一百岁,被称为“人瑞”,但是和狼鳍鱼化石相比,这也只不过是这片狼鳍鱼化石的一百二十万分之一。所以要表达的是人生命的有限,而化石的永恒。所以选C合适。故选C。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开头第二段主要描写了作者想象一亿两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情形,主要是运用了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还原了亿万年前生机勃勃、品类繁盛的美好景象。与下文中三四两段中描写一瞬间被火山喷发毁灭形成了对比,给人以巨大的心理撞击,感慨生命的悲哀与无奈。为五六两段中作者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恒久,脆弱与顽强以及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做了铺垫。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把句子代入原文,找到所在段落,确定答题区间,然后结合上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根据原文中“这么珍贵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实在是一个“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问题。”可知,“此”指的就是上文的的“这么珍贵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第二问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如(1)它们是不幸的牺牲品,它们的灭绝展示了生存的无奈、生命的悲哀;(2)它们以一种永恒形态保存下来,恰如海德格尔所说,是“向死的存在”。它们用一种雕塑般的造型,把生命的短暂与恒久、脆弱与顽强展现得格外分明。(3)这么珍贵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实在是一个“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问题。(4)遗憾的是,人仿佛只有到了生命的尽头,才开始悟解到生命的可贵、生存的价值,重新看待生命的“惊蛰”。死亡,与其说使人体验到生命存在的长度,毋宁说是使人体验到解悟生命的深度。(5)“只有死亡才能够使人了解自己。”真正的永恒属于时间。对于时间的思考,是人类生命体验、灵魂跃升的一束投影。”。结合这些句子进行整合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