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探花瑶
不管雨里的山路多湿滑,不管不断有人说“你别把冯先生扯倒”,老后还是紧抓着我的手往山上拉,恨不得一下子把我拉到山顶,拉进那个花团锦簇的瑶乡。这个瑶乡有个可以入诗的名字:花瑶。
花瑶,得名于这个古老的瑶族分支对衣装美的崇尚。然而,隆回县政府为花瑶正式定名却是上世纪末的事。这和老后不无关系。
老后是人们对他的昵称。他本名叫刘启后。一位从摄影家跨越到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殉道者。我之所以用“殉道者”,不用“志愿者”这个词儿,是因为志愿多是一时一事,殉道则要付出终生。为了不让被声光化电包围着的现代社会忘掉这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原生态的部落,二十多年来,他从几百里以外的长沙奔波到这里,来来回回已经二百多次,有八九个春节是在瑶寨里度过的,家里存折的钱早叫他折腾光了。也许世人并不知道老后何许人,居住在这虎形山上的六千多花瑶人却都识得这个背着相机、又矮又壮、满头花发的汉族汉子,而且没人把他当做外乡人。花瑶人还知他们的“鸣哇山歌”和“桃花刺绣”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后是有功之臣,他多年收集到的大量的花瑶民歌和桃花图案浪上了大用场!记得前年,老后跑到天津来找我,提着沉甸甸一书包照片。当时他从包里掏出照片的感觉极是奇异,好像忽然一团团火热而美丽的精灵往外窜。原来照片上全是花瑶。那种闪烁在山野与田间的红黄相间火辣辣的圆帽与缤纷而抢眼的衣衫,还有种种奇风异俗,都是在别的地方绝见不到的。我还注意到一种神秘的“女儿箱”的照片。女儿箱是花瑶妇女收藏自己当年陪嫁的花裙的箱子,花裙则是花瑶女子做姑娘时精心绣制的,针针倾注对爱情灿烂的向往,件件华美无比。它通常秘不示人,只会给自己的人瞧。看来,老后早已是花瑶人真正的知己了。
老后问我:“我拉你是不是太用力了?
我笑道:“其实我比你心还急呢。你来了多少次,我可是头一次来呵。”
这时,音乐声与歌声随着霏霏细雨,忽然从天而降。抬头望去,面前屏降似的山坡上,参天的古树下,站满了头戴火红和金黄相间的圆帽、身穿五彩花裙的花瑶女子。那种异样又神奇的感觉,真像九天仙女忽然在这里下凡了。跟着是山歌、拦门酒,又硬又香的腊肉,混在一大片笑脸中间,热烘烘冲了上来。一时,完全忘了洒在头上脸上的细雨。而此刻老后已经不在前边拉我,而是跑到我身后边推我,他不替我挡酒挡肉,反倒帮着那些花瑶女子拿酒灌我。好像他是瑶家人。
在村口,一个头缠花格布头布的老人倚树而立,这棵树至少得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抱过来。树干雄劲挺直,树冠如巨伞,树皮经雨一浇,黑亮似钢。站在树前的老人显然是在迎候我们。他在抽烟,可是雨水已经淋湿了央在他唇缝间的半棵烟卷,烟头熄了火。我忙掏出一支烟敬他。老后对我说:“这老爷子是老村长。大炼钢铁时,上边要到这儿来伐古树。老村长就召集全寨山民,每棵树前站一个人。老村长喊道:‘要砍树就先砍我!’这样,成百上千年的古树便被保了下来。”
古树往往是和古村或古庙一起成长的。它是这些古村寨年龄尊贵的象征。如今这些拔地百尺的大树,益发葱笼和雄劲,好似守护着瑶乡,而这位屹立在树前的老村长不正是这些古树和古寨的守护神吗?我忙掏出打火机,给老人点燃。老人用手挡住火,表示不敢接受。我笑着对他说:“您是我和老后的“师傅’呀!”
他似乎听不大懂我的话。
老后用当地的话说给他听。他笑了,接受我的“点烟”。
待入村中,渐渐天晚,该吃瑶家饭了。花瑶姑娘又来唱着歌劝酒劝吃了。她们的歌真是太好听了。听了这么好听的歌,不叫你喝酒你自己也会喝。千百年来,这些欢乐的歌就是酒的精魂。再看屋里屋外的花瑶姑娘们,全在开心地笑,没人不笑。
所有人都是参与者,没有旁观者,这便是民俗的本质。
老后更是这欢乐的激情的参与者。他又唱歌又喝酒又吃肉。唱歌的声音山响:姑娘们用筷子给他夹的一块块肉都像桃儿那么大,他从不拒绝;一时他酒兴高涨,就差跳到桌上去了。
然而,真正的高潮还是在饭后。天黑下来,小雨住了。在古树下边那块空地——实际是山间一块高高的平台上,燃起篝火,载歌载舞,这便是花瑶对来客表达热情的古老的仪式了。
亲耳听到了他们来自远古的鸣哇山歌了,亲眼瞧见他们鸟飞蝶舞般的咚咚舞、“桃花裙”和“米酒甜”了,还有那天籁般的八音锣鼓。只有在这大山空阔的深谷里,在回荡着竹林气息的湿漉漉的山里,在山民有血有肉的生活中,才领略到他们文化真正的“原生态”。其他都是一种商业表演和文化做秀。人们在秋收后跳起庆丰收的舞蹈时,心中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和驱邪的愿望是舞蹈的灵魂;如把这些搬到大都市的舞台上,原发的舞蹈灵魂没了,一切的动作和表情都不过是做“丰收秀”而已,都只是自己在模仿自己。
今天有两拨人也是第一次来到花瑶的塞子里。他们不是客人,而是隆回一带草根的“文化人”。一拨人是几个来演“七江炭花舞”的老人。他们不过把吊在竹杆端头的一个铁篮子里装满火炭,便舞得火龙翻飞,漫天神奇。这种来自渔猎文明的舞蹈,天下罕见,也只有在隆回才能见到。还有一拨人,多穿绛红衣袍,神情各异,气度不凡。他们是梅山教的巫师,都是老后结交的好友。几天前老后用手机发了短信,说我要来。他们平日人在各地,此时一聚,竟有五十余人。诸师公没有施法,演示那种神灵显现而匪夷莫思的巫术,只表演一些武术和硬软气功,就已显出个个身手不凡,称得上民间的奇人或异人。
花瑶的篝火晚会在深夜中结束。
在我的兴高采烈中,老后却说:“最遗憾的是您还没看到花瑶的婚俗,见识他们‘打泥巴’,用泥巴把媒公从头到脚打成泥人。那种风俗太刺激了,别的任何地方也没有。”
我笑道:“我没看见什么,你夸什么。”
老后说:“我是想叫你看呀。”
我说:“我当然知道。你还想让天下的人都来见识见识花瑶!”
这话叫周围的人大笑。笑声中自然有对老后的赞美。
如果每一种遗产都有一个“老后”这样的人守着它多好!
(取材于冯骥才同名散文)
2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在开篇用“花团锦簇”形容瑶乡,一方面因为瑶乡服饰色彩绚丽,另一方面因为它的风俗奇异。
B. 文中“鸟飞蝶舞般的咚咚舞”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花瑶舞蹈的轻盈和美丽。
C. 文中对“七江炭花舞”的描写,既表现了花瑶乡舞者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远古时期渔猎文明的神奇。
D.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实写了花瑶的各种民俗文化,写得有声有色,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花瑶特色。
E. 作者认为保护并发展民俗文化不应做旁观者,在文章结尾发出感慨,引发读者对文化遗产现状的思考。
22. 文中写老村长带领全寨山民保护古树一事有何作用?
23. 文中作者对老后有不同的称呼,如“殉道者”、“知己”、“瑶家人”等,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老后是怎样的人?
24. 作者亲临花瑶,领略了那里的原生态。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花瑶文化的“原生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21. CD
22. 古树是古村寨的象征,村长和山民对古树的保护体现了对古村寨的热爱和珍视,由于他们的保护,原生态的花瑶文化才得以保存到现在,为后文作者能见到古村寨风貌及民俗文化做铺垫。
23. 从“殉道者”的称呼中可见老后热爱花瑶文化,为保护它折腾光了存折,牺牲了事业,并将付诸终生;从“知己”的称呼可见花瑶人将秘不示人的东西展示给老后,确实把他当做知己;从“瑶家人”的称呼可以感受到老后全身心融入花瑶,帮花瑶女子为外来客劝酒,也把自己当成了瑶家人。
24. 花瑶有原生的参天大树、湿漉漉的竹林、空旷的大山深谷,体现出自然的原始生态;花瑶姑娘美丽、热情,民间艺人身手不凡,体现出淳朴、真实的民风;独具特色的衣饰,独有的山歌、舞蹈和八音锣鼓,热情待客的风俗,没有商业气息;所有人都积极参与,没有旁观者。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两项”,立足考查“理解和赏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花瑶乡舞者的高超技艺”错, 根据文中句子:今天有两拨人也是第一次来到花瑶的寨子里。他们不是客人,而是隆回一带草根的“文化人”。可知,他们不是“花瑶乡舞者”;D项.“实写了花瑶的各种民俗文化”概括不全面,还写了“花瑶的人”。故选C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本题中,从内容上看,村长和山民对古树的保护体现了对古村寨的热爱和珍视,因为古树是古村寨的象征,由于他们的保护,原生态的花瑶文化才得以保存到现在;从结构上看,为后文作者能见到古村寨风貌及民俗文化做铺垫。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题目指出了答题角度,从人物的称呼。答题的关键就是了解作者为什么用这些称呼来称呼老后,找出对应的内容分析即可。本题中,相关内容为文章的第三段和第五段,从“是因为志愿多是一时一事,殉道则要付出终生”可看出:从“殉道者”的称呼中可见老后热爱花瑶文化,为保护它折腾光了存折,牺牲了事业,并将付诸终生;从原文“它通常秘不示人,只会给自己的人瞧。看来,老后早已是花瑶人真正的知己了”可看出:从“知己”的称呼可见花瑶人将秘不示人的东西展示给老后,确实把他当做知己;从原文“他不替我挡酒挡肉,反倒帮着那些花瑶女子拿酒灌我。好像他是瑶家人”可看出:从“瑶家人”的称呼可以感受到老后全身心融入花瑶,帮花瑶女子为外来客劝酒,也把自己当成了瑶家人。考生仔细阅读,筛选概括出答案不难。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明确:答题的关键在于对“原生态”的理解,不仅仅体现在自然方面,也体现在文化、人的方面。本题中,自然方面:原文有“树干雄劲挺直,树冠如巨伞,树皮经雨一浇,黑亮似钢”、“在回荡着竹林气息的湿漉漉的山里”可见:花瑶有原生的参天大树、湿漉漉的竹林、空旷的大山深谷,体现出自然的原始生态;人的方面:原文有“再看屋里屋外的花瑶姑娘们,全在开心地笑,没人不笑”、“ 诸师公没有施法,演示那种神灵显现而匪夷莫思的巫术,只表演一些武术和硬软气功,就已显出个个身手不凡,称得上民间的奇人或异人”花瑶姑娘美丽、热情,民间艺人身手不凡,体现出淳朴、真实的民风;文化方面:原文有:亲耳听到了他们来自远古的鸣哇山歌了,亲眼瞧见他们鸟飞蝶舞般的咚咚舞、“桃花裙”和“米酒甜”了,还有那天籁般的八音锣鼓,可见:独具特色的衣饰,独有的山歌、舞蹈和八音锣鼓,热情待客的风俗,没有商业气息;所有人都积极参与,没有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