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莫格德哇行记阅读答案-阿来

2023-05-23 22:10超越网

莫格德哇行记
阿 来
在黄河源盘桓了一周多时间。该离开了。送行的人强烈建议再花半天时间去看一个地方:莫格德哇。并叫陪同我的当地乡土志专家华尔丹继续当导游。华尔丹兴奋地说那地方确实值得一去。
一开始出发,汽车摇晃着碾过一个个雨后映着天光的明亮水洼。天在快速转晴,灰度不同的雨云在天际线上迅疾奔走,并被东升的太阳镶上耀眼的金边。鹰敛翅停在傍路的电线杆顶,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夏牧场稀疏的帐篷顶上飘着淡蓝的炊烟,牦牛抬头张望。
路蜿蜒向前,一边是浑圆的山丘,一边是低洼的沼泽。视野里山峦起伏,映着天光的溪流在宽谷中随意蜿蜒。远远看见了一片黄色花,亮丽照眼,在低处的沼泽中央。在松软多水的沼泽中行走一阵,想着就是这些水潴积汇流,最终形成从西向东奔腾着贯穿中国的大河,心中不禁生出些激荡的情绪。元朝皇帝曾派专人勘察河源,其报告称“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现在的我们,手提相机行走在这河源区的沼泽之中,脚踩过这么柔软的草与泥与水,真的是地阔天低,思接万里。
太阳突破了云层的遮蔽,瞬息之间,所有水洼都在闪烁,映射耀眼的阳光。不只是水,所有的青草也都在闪闪发光。光吸引人去草原的更深处。抬起脚,刚踩倒的蒿草韧劲十足,迅速挺起了腰身。踏陷的地面也立即回弹,迅速抹平了我刚踩出的脚迹。云雀起起落落,对着闯入者聒噪不已。走出这片沼泽时,我回身向鸟微笑,向花微笑。
继续上路,山谷变深,山脉耸起,在高处裸露出赭红色的岩石,纹理或竖或斜,却层次分明。在一个山口停车瞭望时,我伸手触摸这些岩石。这些岩石是已经成为碎屑的岩石重新压实而成,曾经的岩层破碎,沉在多少千万年前的水底,重新凝结,所以里面有螺、蚌和其他水生物的化石。这些岩石来自远古的水底,伴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渐渐隆起,在海拔四千到五千米的地方,裸露在了蓝色的天空下面。
车下到另一道宽谷中,华尔丹指着前方一座三角形的、高出谷地两百多米的孤山,对我说:莫格德哇。离开公路,在草滩上,摇摇晃晃的,车行到那座山前用了十多分钟。孤山背后,隔着河谷,错落着岩石裸露的赭红山脉。现在,一道蜿蜒的水流在我们的右边,左边是这一带最大片的平地。不像是自然形成,似乎是人工平整过的,足有几平方公里的地面。围绕着这块平地,有很长的残墙痕迹隐约凸起。这道长墙围出了什么?一座曾经的城池?长墙范围内却不见任何建筑的痕迹。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比其他自然草滩上更茂盛、更碧绿的青草。有些残墙根上,一丛丛叶片巨大的大黄挺着一人高半人高的粗壮花茎,高擎着有数千朵蓼科植物特有的密集小花的塔状花序。此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了,被风摇动时,细小的籽实就密集地向着地面坠落。
走到孤山脚前,面前立着一块高大的碑。碑前的浅草地上,委陵菜开着五个花瓣的黄花,间或还有一两株有着头盔状花瓣的开蓝色花的露蕊乌头。碑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这地方的名字:莫格德哇。
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比唐代还早的以前,在这偏远荒寒之地,应该有过一座城,这座城是个中心,但是由哪个族群所建,史籍无载。那时,在当地,不同族群来来去去,兴起又湮灭,湮灭又兴起,因此,民间传说中也没有关于此地的遥远记忆。
乌云又迅疾地布满了天空,天阴欲雨。这是高原上最正常的气候现象。我不在意这倏忽而至的雨,我在意的是,莫格德哇,这个曾经的某个族群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心,就留下这么片平地,和一道残墙。说是不止,还有墓葬群,就在面前这座孤山上。我当即就要上山。华尔丹说,不从这里上山,从后面。车又启行,摇摇晃晃在无路的草滩上绕行到山的背面。从山背后看上去,山形一变,不是正面看去的正三角的金字塔形了,而是一道分成若干台阶的斜升的山脊。两个大台阶,若干小台阶,一路升上山顶。
上到了第一个台阶。
没有看到古墓,只看到密集分布的一个又一个深坑,深坑里外,一块块红色砂岩石堆积裸露,坑壁坑底,也是累累乱石。这些深坑就是曾经的古墓,但早已被人盗掘一空了。山上,风很强劲,凌空有声。面前的墓葬却空空如也。一个深坑紧挨着一个深坑。除了偶尔见到一点破碎的陶片,连墓葬里曾经有过的木制棺椁的碎片都未留下一星半点。
在高海拔地带,不超过五千米高度,我向来不觉得呼吸困难,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找一块平整点的岩石坐下,我伸手抚摸面前出自墓葬的石头。这些石头风化得很厉害,手指滑过时,能感觉到有棱角尖利的沙砾沾在了指尖。下意识用力,是想让尖利的沙砾扎破手指引起一点真切的痛感吗?但沙砾在我的指尖粉碎了。
世界无声,山峙水环。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刚出发探访莫格德哇时的夏牧场的景色进行了描绘,呈现出和谐静谧的氛围特点,富有清新自然的气息。
B.文章第三段描写了别样的河源区景色,作者行走在河源区的沼泽之中,产生了地阔天低、思接万里的激荡情绪。
C.作者触摸山上赭红色的岩石时产生了无限感慨,主要是因为这些岩石色彩鲜明、纹路多样而清晰,富有生命力。
D.作者根据似乎是人工平整过的平地及其周围的残墙痕迹、山上被盗空的墓葬群等,推测莫格德哇曾是某个族群中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叙述了探访莫格德哇的经过,描绘了一路上所看到的景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B.文章引用“元朝皇帝曾派专人勘察河源”的史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又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底蕴。
C.文章对莫格德哇碑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绘,盛开的花朵与莫格德哇遗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尽显历史沧桑之感。
D.文章结尾的“世界无声,山峙水环”简洁凝练,又极有意蕴,既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又将作者的沉思状态融于其中。
8.文中叙写了大量作者对莫格德哇相关历史的联想,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9.文中说“现在,海拔四千多米,我却感到喘不上气,有窒息之感”,请结合文本探究“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6分)


6. C 【关键能力】理解作品相关内容。
【选项分析】“主要是因为这些岩石色彩鲜明、纹路多样而清晰,富有生命力”错误,根据文中的“曾经的岩层破碎⋯⋯裸露在了蓝色的天空下面”和“手指滑过时⋯⋯但沙砾在我的指尖粉碎了”,可知作者触摸岩石时产生了无限感慨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岩石所代表的自然与历史的深沉与沧桑。
7. A 【关键能力】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
【选项分析】“文章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错误,根据文章中的“一开始出发”“路蜿蜒向前”“继续上路”“车下到另一道宽谷中”“走到孤山脚前”等内容,可知文章是以时空变化为线索行文的,而不是以“作者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行文。
8.①与开头“送行的人强烈建议”和“华尔丹兴奋地说那地方确实值得一去”相互照应。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既使文章的叙述产生波澜,表达更为生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增强莫格德哇的神秘色彩,强化其历史地位,引发读者的历史思考,彰显了文章主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①莫格德哇作为曾经某个族群的中心,既无史籍记载,也没有民间传说提到,这使“我”产生巨大的历史喟叹。②莫格德哇这个曾经某个族群的中心,只留下这么片平地和一道残墙,不由得令人感叹与惋惜。③莫格德哇曾经的古墓也早已被人盗掘一空,只能偶尔见到一点破碎的陶片,这令“我”感到无比痛心与遗憾。(每点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