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心中的湖泊阅读答案-王兆胜

2023-05-15 20:53超越网

心中的湖泊
王兆胜
我喜欢和感恩于水,每天都在喝,手不离杯;我生长在山东半岛,见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和一望无际;我曾随着长河走,充分体会欢快的流动以及漫长的悠远。但比较起来,我更喜欢湖泊。
老舍写过山东济南的大明湖,特别喜欢它的“秋”。林语堂将老北京写得珠光宝气,认为它的湖泊是“珠玉”。上大学时,我逛过大明湖,后到北京生活,充分体验了济南与北京的湖泊之美。
大明湖并不大,但其间的“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名联,它道尽了湖的特色与美妙。当硕大碧绿的荷叶将艳丽的荷花高高托举,在微风和清波中震颤摇动,并散发着缕缕幽香,再伴着柳枝的轻柔曼舞,远处的千佛山在湖中留下倒影,这样的画面一下子将寂寞的人生激活了。我常在周末与大学同学一起游趵突泉、逛大明湖,充分领略湖水、清波、荷花、垂柳之美妙。
北京的湖泊最多,可能因为气魄大,有时称湖为"海"。我工作单位的南边是“什刹海”,不远处有北海,都是大湖。我常带孩子去北海,一家人还在湖中泛舟,当不远处的白塔倒映湖中,水波被船桨轻轻划成散金碎银,思绪就会荡漾开去,像生活在现实的梦里。在单位吃过午饭,我最喜欢围着什刹海散步,一人静静地越过那些拱桥,仿佛这就是人生。湖水被各种美妙的建筑围绕,柳树比别的树更见温情蜜意,像在为那些恋人代言。当北京下起大雪,整个湖仿佛披上洁白的盛装,一下子洗尽铅华,我作为其中少有的游人简直有点独享的意味儿。此时的湖虽变了模样,但呈现的是另方种美,被净化了的世俗之美。颐和园的昆明湖也好,它在亭台楼阁中自有一番安顺,也有一种人简梦境的现实与羁远 有时工作累了来这里散心,免不了多了些沉默与感兴。我还喜欢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湖虽小,恒精致,物别是它的谦卑,与北大精神形成某些互补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杭州的西湖和扬州的瘦有湖。那是一种更加自然、闲适、从容的美。它没有贵族气,也无躁动不安与脂粉气,而是处处充满人文气息和精神享受。我曾与朋友同游,坐在游船上品茶,整体感受到一个“柔”字,两个字则为“柔软”,像品味入口即化的点心,整个人都醉了。
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有湖为伴是有福的。像芫荽一样,湖能给平淡无奇的生活提味儿;也像一缕藏香,湖在袅袅上升中有提神醒脑之功。生活中的湖还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人生的倩影,特别是自己也成为镜中人,哪怕是变了形,也是一种现实生活,可谓其乐无穷也。
游四川九寨沟,最让我心仪的是湖泊,是那些大大小小、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湖泊。单听名字就有难以言喻之美。五花海、五彩池、珍珠滩、神仙池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形容词,它们常让我陶醉于诗情画意中。走在数千米的山谷长廊里,看到片片湖水,最让我感动的是水天交融的画面之美。这是任何艺术家都无法表达的灵境,那种诗意是渗入灵魂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和灵魂洗礼。
此时此景,再也不能孤立地看湖,应将湖与周边的环境,特别是高天融为一体,充分体会时间、空间的整体变幻和神秘显现。如无光就不会有湖水的色彩变化,没有地貌就难以显示湖水的生动多样,没有人和人的眼睛就难使湖水之美显像。
还有边走边看与坐下来静观有不同效果。走马观花似的游观,主要看的是景致与色彩;坐下来细细体味,则别有韵致。我曾一人坐在湖边看湖,发现有的湖是透明的,清澈见底,其中有树的倒影,也有巨大的老朽之木沉于湖底。特别是在不同时间,阳光在湖面留下的色彩不同,湖仿佛在向我悄悄说出它的心语。当然,这些话不是寂寞,而是灵明,一种让我内观的巨大存在。于是,我通过与湖对话达到融为一体的感受。在某些恍惚中,我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清明,一种生命的觉醒。
九寨沟之游已过去多年,但在我心中一直留下那些湖的强烈印象,其形、色、意、态、韵都影响和浸润着我的心灵。有时,我会将那些湖泊幻化成一面面镜子,挂在心中最亮堂的地方,闲来无事就揽镜自照,也审视一下自己的心境。如果说我的眼睛是镜子,我的心境比眼睛更亮,它们都曾被九寨沟的湖水擦亮过。
世上的名湖很多,我不可能都去造访。不要说走遍世界,连我国最大的青海湖,至今我都没去过。话又说回采,一个人不可能遍观和尽览。不过,那也没有关系,有时上网查查和欣赏一番,也是好的。还有,在家卧游天下名湖,以意念追高望远,这种神游不也是很好吗
湖泊是大地上完美的句号,也是宁定、安详、冥想、智慧的象征符号。随着年岁渐长,走不动了,或根本不愿做实地游,那完全可进行心游。愿一念到来,就可在心游或神游中,将天下的湖泊尽收眼底。
(选自《广州文艺》2023年第1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水”写起,点明自己对"水"的情感;再写“波澜壮阔和一望无际"的大海、让人“欢快的流动以及漫长的悠远"的长河,引出“湖泊"。
B.作者为表现北京的湖泊"多"的特征,分别写了“北海”“什刹海”“昆明湖”“未名湖”,并写了作者对北京的这些湖泊的印象。
C.作者游览九寨沟时,边走边看欣赏的是景致与色彩,静坐湖边能与湖对话,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清明,以至过了多年依旧以此来审视自己。
D,作者将记叙、描写、议论融为一体,议论时将湖比作“芫荽""藏香”“镜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活中的湖给人的独特体验。
8.请从写景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对大明湖进行描写的语句。(6分)
9.作者在文中写了很多自己游览过的糊泊,但为什么以“心中的湖泊”为题 请简要分析。(6分)


7.【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和鉴赏艺术手法。B项,“作者为表现北京的湖泊‘多’的特征”错,列举这些湖是为了突出湖泊给作者带来的生命体验,并不是为了突出"多"。
8.【答案】①多感官描写。从视觉的角度写"硕大碧绿的荷叶""艳丽的荷花",从触觉的角度写“微风",从嗅觉的角度写"幽香”,让读者身临其境。②画面动静相宜。荷叶荷花震颤摇动、柳枝曼舞是动景,千佛山的倒影是静景,画面有动有静。③拟人。用“轻柔曼舞”写柳枝的摇动,赋予柳枝人的特征,生动形象。(每点2分,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的重点语句。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大明湖的美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描写时又用到了多个感官,让画面动静结合。作答时,要结合画横线部分的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9.【答案】①以“心中的湖泊”为题,突出了作者对游览过的湖泊的喜爱,说明这些湖泊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很高。②从结构上看,“心中的湖泊”是全文的线索,自己游览过的湖泊是围绕“心中的湖泊"选取的。③从主旨上看,将自己游览的湖泊带来的心灵体验,汇集在一起,得出湖泊“是宁定、安详、冥想、智慧的象征符号"的结论。④从表达效果上看,以“心中的湖泊”为题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能够引领读者从自己游览的湖泊出发思考。(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