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本一:青春余梦 文本二: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节选)阅读答案-孙犁

2023-05-02 23:06超越网

文本一:
青春余梦
孙犁
我住的大杂院里,有一棵大杨树,树龄至少有七十年了。它有两围粗,枝叶茂密。经过动乱、地震,院里的花草树木,都破坏了,惟独它仍然矗立着。这样高大的树木,在这个繁华的大城市,确实少见了。
我幼年时,我们家的北边,也有一棵这样大的杨树。我的童年,有很多时光是在它的下面、它的周围度过的。我不只在秋风起后,在那里拣过杨叶,用长长的柳枝穿起来,像一条条的大蜈蚣;在春天度荒年的时候,我还吃过杨树飘落的花,那可以说是最苦最难以下咽的野菜了。
现在我已经老了,蛰居在这个大院里,不能再向远的地方走去,高的地方飞去。每年冬季,我要升火炉,劈柴是宝贵的,这棵大杨树帮了我不少忙。霜冻以后,它要脱落很多干枝,这种干枝,稍稍晒干,就可以升火,很有油性,很容易点着。每听到风声,我就到它下面去拣拾这种干枝,堆在门外,然后把它们折断晒干。
在这些干枝的表皮上,还留有绿的颜色,在表皮下面,还有水分。我想:它也是有过青春的呀!正像我也有过青春一样。然而它现在干枯了,脱落了,它不是还可以帮助别人升起火炉取暖吗?
是为序。
我的青春的最早阶段,是在保定育德中学度过的。保定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荒凉的城市,但也是很便于读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我呆了六年时间。在课堂上,我念英语,演算术。在课外,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领了一个小木牌,把要借的书名写在上面,交给在小窗口等待的管理员,就可以拿到要看的书。图书管理员都是博学之士。星期天,我到天华市场去看书,那里有一家卖文具的小铺子,代卖各种新书。我可以站在那里翻看整整半天,主人不会干涉我。我在他那里看过很多种新书,只买过一本。这本书,我现在还保存着。我不大到商务印书馆去,它的门半掩着,柜台很高,望不见它摆的书籍。
读书的兴趣是多变的,忽然想看古书了;又忽然想看外国文学了;又忽然想研究社会科学了,这都没有关系。尽量去看吧,每一种学科,都多读几本吧。后来,我又流浪到北平去了。除了买书看书,我还好看电影,好听京戏,迷恋着一些电影明星,一些科班名角。我住在东单牌楼,晚上,一个人走着到西单牌楼去看电影,到鲜鱼口去听京戏。那时长安大街多么荒凉、多么安静啊!一路上,很少遇到行人。各种艺术都要去接触。饥饿了,就掏出剩下的几个铜板,坐在露天的小饭摊上,吃碗适口的杂菜烩饼吧。
有一阵子,我还好歌曲,因为民族的苦难太深重了,我们要呼喊。
无论保定和北平,都曾使我失望过,痛苦过,但也都给过我安慰和鼓舞,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我在那里得到过朋友们的帮助,也爱过人,同情过人。写过诗,写过小说,都没有成功。我又回到农村来了,又听到杨树叶子,哗哗的响着。
后来,我参加了抗日战争,关于这,我写得已经很多了。战争,充实了我的青春,也结束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价值如何?是欢乐多,还是痛苦多?是安逸享受多,还是颠沛流离多?是虚度,还是有所作为,都不必去总结了。时代有总的结论,总的评价。个人是一滴水,如果滴落在江河,流向大海大海是不会涸竭的。正像杨树虽有脱落的枝叶,它的本身是长存的。我祝愿它长存!
是为本文。
1982年12月6日,凌晨
文本二:
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节选)孙犁
从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看,凡是长时期被人称诵的名篇,都是感情真实,文字朴实之作。比如说欧阳修的《泷冈阡表》,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我们常说,文章要感人肺腑,出自肺腑之言,才能感动别人的肺腑。言不由衷,读者自然会认为你是欺骗。读者和作者一样,都具备人的良知良能,不会是阿斗。你有几分真诚,读者就感受到几分真诚,丝毫作不得假。欧阳修在写他这篇文章时,叙述的只是家庭琐事,夫妇、母子之常景常情,诸葛亮当时虽然是丞相,他这一篇文章,并没有多少空洞的官腔。李密当时的处境,尤其困难,如果他不说真情实话,能够瞒得过司马氏的耳目?文章能取信于当世,方能取信于后代。这三篇文章,所以能流传百代,就是因为感情的真挚和文字的朴素无华。所谓感情真实,就是如实地写出作者当时的身份处境、思想、心情,以及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写出这些,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触及文字,很多人就做不到。这就无怪自古以来,名篇范作如凤毛麟角了。文字是很敏感的东西,其涉及个人利害,他人利害,远远超过语言。作者执笔,不只考虑当前,而且考虑今后,不只考虑自己,而且考虑周围,困惑重重,叫他写出真实情感是很难的。只有排除这些顾虑的人,才能写出真诚的散文。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的“序”部分侧重写作者童年和老年的感受,“本文”部分侧重写青春回忆。
B. 文本一语言平淡自然,同时使用了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C. 文本一作者写青春时期“我们要呼喊”,指的是用歌曲唱出民族苦难的心声,抒发积郁的情感。
D. 文本二中作者对“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的优点有所概括,文本一也具备这些优点。
8. 文本一中,作者多次提到杨树,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中,孙犁在谈及散文创作时,认为作家“要写出真诚的散文”。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孙犁所说的“真诚的散文”的理解。


【答案】
7. B .“设问手法”错误。散文里没有设问手法。文中有比喻“像一条条的大蜈蚣”,有排比“我的青春,价值如何?是欢乐多,还是痛苦多?是安逸享受多,还是颠沛流离多?是虚度,还是有所作为,都不必去总结了”,有对比“院里的花草树木,都破坏了,惟独它仍然矗立着”,也有反问“它不是还可以帮助别人升起火炉取暖吗?”,但没有设问手法。
8. ①杨树为全文的线索,文章从对杨树描写人手,因杨树生发联想,以杨树结尾,杨树贯穿了全文。
②杨树又是苦难时代的亲历者,经历了人事和自然的风霜,见证历史的变迁。
③作者以杨树脱落的十枝自喻,展开回忆、思索人生的价值(或意义),意蕴丰富。
④杨树伴随着作者的生命历程,和作者一起保持着坚强坚韧的生命意志。
9. ①散文内容反映真实生活。散文以作家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为基础,文本一中,孙犁客观叙述了自己青年时期的种种人生经历,呈现了其青年时期的理想、追求、挫败,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孙犁。
②散文的情感真实。感情真实是如实地写出作者当时的思想、心情。文本一中,孙犁不管是对童年时期的快乐与苦涩的回忆,还是青年时期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败的痛苦,或者是晚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都真实地写出了当时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情感真挚,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③散文语言真诚朴实。真实的情感需要以真诚的文字加以表现,在文本一中,孙犁在叙述人生经历、表达人生感悟时,语言平淡自然,文字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却自有动人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