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本一:无闻阅读答案-刘心武

2023-03-14 15:28超越网

文本一:
无闻
刘心武
未必默默,然而无闻。
你系好领带,穿上西装外套,拎上资料包,去往那个有中外许多学者汇聚的研讨会,你将有一个能令同行即使不是刮目相看总也会耳根一震的学术报告······
你走进地铁站台,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你;然而当列车驶来时,甫刹车,门乍开,一个女士从当中一节车厢飘然而出,马上有人惊呼出她的名字,并且有那显然并不该在那一站下车的小青年追了出来,又有本该上车的人忘了上车而盯住她看,乃至移步凑拢她跟前······
你及时地上了车,车开动了,你一只手握住吊环,微笑着。
是的,你感到我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多样,也越来越活泼有趣了。
刚才一些人注目追踪的女士,是一位常在电视上露面的歌星。她的名气真是如日中天,红艳似火。歌星红了,主要还不是借助于歌厅舞榭,而是电视。电视机里有的牌子也挺红。但电视机的设计者呢?一部电视机的设计又包括许多的方面,有许多是只负责一个局部的设计者,而设计者的设计依据,又有赖于许多的技术专家的研究成果,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又依赖于理论上的研究,需要推进,需要突破,而当今世界上的科学理论也已分枝极为细密,有时候一个人穷极一生才智一世努力,也只能在那分枝中的分枝的某一个环节上有一点贡献,那也就很了不起了!电视机设计好了还需要工程师和技术员指导技术工人投入生产,这其中又有管理人员的作用,管理本身又是一门学科,一门技术·······而电视节目的制作、发射又牵扯到不知多少科技人员的艰辛劳动和才智奉献······但当观众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嗑着瓜籽看到电视屏幕上红歌星那张未必多么漂亮的脸蛋的大特写时,却只是惊呼着她的名字,而全然不知道,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想知道与那红歌星的大特写出现在荧屏上有关的科技人员的 名字······
当然偶有例外,例如十几年前有位老作家写了一篇文笔极佳的报告文学,使得一位搞非实用学科的纯理论的科学家名声大振,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明星,并成了持续的新闻人物,连他的婚事、病情、体重变化、客厅布置,都时有报道和描述。因从事科技工作而成为社会明星,这是该人的幸运,也是整个科技界的光荣,但这确也有赖于当时的特殊社会环境,以及某些机缘,正如峨嵋山金顶的佛光,那并非时刻都有的常态,而是偶一呈现的妙观。
并非默默,你有重要的课题,有不小的突破,你与同行间有合作也有争论,你拎着资料包西服革履地去出席一个对于你那一行和你个人都至关重要的研讨会,你在会上将有一个一刻钟的发言,发言用中文,而在紧接着的一刻钟答疑时间里,你将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外国同行的提问······但将不会有电视记者去拍摄你们那个研讨会,因为那研讨的内容太专门了,犹如对于一只猫只讨论它的触须,而且也没有相当级别的官员出席,因而你们从事的这一切都不会在荧屏上出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将继续不知道有你和你这一行特别是你从事的这一分枝学科,就全社会而言你是无闻的存在,你的名气不仅绝不能与那在地铁车站邂逅的红歌星相比,甚至也比不上你那居民楼下面卖煎饼的某位个体商贩,因为你们那一片的居民都知道:那个鼻头上长着颗大黑痣的老王头,摊出的煎饼真叫好!你们楼里跟你总在一个电梯里站着的邻居,尽管常常对你抱以微笑,但大多数始终闹不清你姓甚名谁,整天在忙乎些什么!
你在地铁车厢里默默地微笑,你岂止是心平气和,你实在是心旷神怡。
(选自《大家随笔》1995年版)
文本二:
我们知道,散文是用文字来表达或书写自己思想感情的最自由最方便的一种工具,在感情涌溢之时,文随心而生。无论是议论、叙事、抒情,都是最单纯的发自内心的欢呼或感叹,是一朵从清水中升起来的“天然去雕饰”的芙蓉。对于刘心武这样一个勤于思考,时刻关注社会人生的作家来说,散文随笔是最适合的载体,承载着作家对人生、人性的探寻,以及对人的灵魂深入细致的开掘。
刘心武曾经说过,在自己的散文随笔中逼视人的灵魂、解析人生的奥秘,用的是一张“三齿耙”。第一个“齿尖”对着自己,挖掘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探究那些最本原的生命冲动;第二个“齿尖”对着他人,窥见芸芸众生的所作所为,生死歌哭,悲欢离合,以及隐蔽于深处的人性的涌动激荡;第三个“齿尖”对着变幻莫测的社会风云,探究看似紊乱无序的冲撞中所包含的深刻而本质的规律。
节选自张敬《我写故我在》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你”可以是特指作者生活中熟知的人或作者自己,也可以是泛指。
B.被众人瞩目的女歌星乘坐地铁出行,表现出她平易近人、深入生活的特点。
C.文章中谈到电视上的当红歌星未必多么漂亮,表达出对盲目追星者的嘲讽。
D.卖煎饼的老王头在居民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这让“你”有些失落和不满。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内容丰富,以“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串起了对不同身份人群的生活状态的描述,体现出“形散神聚”的特点。
B.文章描述地铁站的情形时用笔较为俭省,而在对“无闻”者的工作展开联想时则用繁笔,两者相映成趣。
C.文章善用比喻,“金顶的佛光”形容科学家名声大振时的志得意满,“猫的触须”则写出了专业研究的细化。
D.文中划线处加点虚词使用颇有讲究,开头处在委婉的否定后进行转折,结尾处则在递进中饱含人物情绪。
8.文本一两处写到在地铁上的“微笑”,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9.文本二提到刘心武用“三齿耙”创作散文,请具体谈谈这一创作主张在文本一中的体现。(6分)


6.A B“平易近人、深入生活”错。C没有因此而表达出嘲讽。D没有不满的情绪。
7.C “金顶的佛光”形容志得意满,错。文中比喻科学家成名如金顶佛光一样具有偶然性。
8.①两处“微笑”都表现了作者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的态度以及价值评判。
②两处“微笑”内涵不同,表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展示出人物精神境界的提升。
③两处“微笑”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圆融。
(每点2分,3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①反思白我,展示白我探索生命价值的心路历程,没有失落,更有旷达和坚定。
②观察他人,对人们追捧明星、毫不关心科技工作者等现象,有包容,也有否定。
③关注生活,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倡导包容的社会风气和虽不为人知也要坚守自我价值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3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情给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