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马幼渔阅读答案-张中行

2021-04-26 14:44超越网

文本-一:
马幼渔
张中行注
马幼渔先生名裕藻,是我的双重老师。三十年代初我考入北京大学,选定念中国语言文学系。他是系主任,依旧说,我应该以门生礼谒见。上学时期听过他一年课,讲的是文字学中的音韵部分。马先生虽然是宁波人,风范却没有一点精干善于拨算盘珠的样子。口才也不见佳,因而讲课的效果是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总之是,因为看不出他在学术以及行事方面有什么突出之点,同学们对他总是毫无惧意,甚至缺乏敬意。他早年在日本,也是听过章太炎先生讲学的,因而以太炎先生为引线,关于马先生就有个颇为不好听的评语,是某某人得其(代太炎先生)什么,某某人得其什么,马先生列在最后,是得其胡涂。
说胡涂,是近于开玩笑,难免过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马先生不过是好好先生而已。好好先生有可取和不可取的两面,可取的是不伤人,不可取的是不办事。不办事而能多年充当系主任,这或者正是北京大学容忍精神的一种表现吧?不过无论如何,他总是系主任,依照帅比将高的惯例,他就不能不出名。出名还有另外的原因,都是来自家门的。其一是有几个弟弟,其中两位在学术界相当有名:一位是马叔平(衡),金石学家,写过《石鼓文为秦刻石考》,受到门内汉的赞许,后来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位是马隅卿(廉),有大成就的小说学家。其二是有一位贤内助。怎么个贤法,家门之外的人自然不得详知。其三,就是这位贤内助生了个赫赫有名的女儿,名马珏,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我在校时期,全校学生公推为校花。校花,闺门待字,其在男学生群里的地位可不言而喻,这且不管;马先生却因此而受到株连,这也不是什么过大的伤害,只是间或,当然是背地里,戏呼为老丈人。
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了,马先生因为年近花甲,没有随着学校往昆明。他原来住在景山西街,也许为了隐姓埋名,迁到王府井大街大阮府胡同,与刘半农先生的夫人住前后院。其时我和同系同学李君也住在北京,寂寞,很怀念旧日的师友,而师友星散,所以有时就到马先生那里坐坐。我们发现,马先生也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于是渐渐,我们就把到马先生那里去当作后辈的义务。
这样,日久天长,我们才明白,在校时期对马先生的认识其实并不对。他通达,识大体,以忠恕之道待人,并非庸庸碌碌。其实,他律已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在这方面,可记的事情颇不少,随便举一些。还是任系主任时候,他家的某一个年轻人报考北京大学,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马先生面前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马先生大怒,骂道:“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又,有一次,同学李君请马先生写些字,留作纪念。马先生沉吟了一会,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叫我写什么我写什么,叫我写多少我写多少。”马先生可谓言行一致。北京大学迁走了,他借贤内助善于理财之助,据说生活没有困难,于是闭门读书,几年中不仅不入朝市,而且是永远不出大门。
他爱国,有时爱到近于有宗教的感情。他相信中国最终--定胜利,而且时间不会很久。我们每次去,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听到什么好消息吗?”为了安慰老人,我们总是把消息挑选一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报喜不报忧。——我们确是有个忧,是马先生有个羊角疯的病根,几年反复一次,而且,据说一次比一次重,不久之后会不会有意外呢?
大概耐到一九四四年的年尾或下年年初,我们有些日子没去,忽然传来消息,马先生得病,很快作古了。遗憾的是,他朝夕盼望胜利之来,七年多过去了,终于没有看到就下世了。他不能瞑目是可以想见的,真的胜利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能听见吗?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有删节)
文本二:
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逝者如斯夫”,知识已成为老生常谈,无可吟味,旋转在心里的常是伤逝之情。年华远去,一事无成,真不免有烟消火灭的惆怅。
可惜的是并没有消灭净尽,还留有记忆。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些模模胡胡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老了,有时也想到三不朽。可是惭愧,立德,谈何容易;立功,已无投笔从戎的勇气;立言,没有什么值得藏之名山的精思妙意。或者损之又损,随波逐流?可惜连挤满年轻人的园林街市也无力去凑热闹。那么,还食息于人间,怎么消磨长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春晚秋,坐在向阳的篱下,同也坐在篱下的老朽们,或年不老而愿意听听旧事的人们,谈谈记忆中的一些影子。
....我这些琐话,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琐屑,就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自然,就读者诸君说就未必是这样,因为时间空间都隔得远,他们会感到,作为诗,味道太薄,作为史,分量太轻。那么,古人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设想有的人有时也许-一人枯坐萧斋,求博弈不得,那就以此代替博弈,或者不是毫无用处的吧。
一九八四年四月
(选自张中行《负暄琐话.小引》,有删节)
【注】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字仲衡,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叙写对马先生的初步印象,“平庸沉闷”“甚至使人思睡”,师出名门,却得其“胡涂”,欲扬先抑,为后文刻画人物张本。
B.第二段不避其繁,用较多笔墨描写马先生的家人,既对主人公起到了衬托作用,又丰富文本内容,使文章横生摇曳多姿之美。
C.三十年代末,我跟马先生滞留在北京,常常到先生处坐坐,这既是--种责任也排解了彼此的寂寞,为进--步了解他提供契机。
D.后来几年中,先生闭门读书,不入朝市,是因为他面对国土沦陷的社会现实,心痛不已;屈辱苟活,无心救国,深感愧怍。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或者正是北京大学容忍精神的一-种表现吧?”语言风趣犀利,寄寓褒贬,与《读〈伊索寓言>》里的“大胖子都是小心眼儿”有异曲同工之处。
B.金石学,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金石”也是此义。
C.文本一引用了“家祭无忘告乃翁”,《谏太宗十思疏》引用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使文章含蓄典雅,更具抒情性。
D.张中行的“负暄琐话”,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写近现代北大的旧人旧事,人物个性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如同一部现代的《世说新语》。
8.文本一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并说明其用意。(4分)
9.《负暄琐话》记录了作者的“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结合文本二,谈一谈文本一的创作特点。(6分)


6.D(“屈辱苟活,无心救国,深感愧怍”错。)
7.D(A.“语言风趣犀利,寄寓褒贬”,错;B.与《劝学》中的“金石”含义不同;C.《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引用”不是“更具抒情性”,是“增强说服力”。)
8.对马先生的认识,前后有变化。一开始我认为马先生“好好先生”庸庸碌碌,深入了解后发现他通达,识大体,先抑后扬,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马先生“严于律己”,与“以忠恕待人”形成对比,突出了马先生的厚道质朴,有助于全面认识马先生的形象,表达了“我”对先生的敬重之情。
马先生对人的迁就仅限于礼让,与他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形成对比,突出了马先生的治学态度和“爱国情怀”,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形象。(每点2分,具体分析1分,意图1分。答对两点给4分。)
9. 这些琐话,作者是当作诗和史写的。
所谓“史”,即史传品格。①客观真实地记录下历史事件,再现时代背景,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文中“三十年代末,北京沦陷”“北大迁居昆明”等;②全面的塑造人物形象,如文章既描写了马先生讲课平庸沉闷,又强调他治学上的原则性,不虚美不隐恶。
所谓“诗”,即诗意蕴藉。① 指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为文风韵,有诗意的美。比如语言上,幽默敦厚,风趣隽永,从修辞、句式、引用等角度分析。②文章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精神意旨,体现诗意的美。在与马先生的相处中,作者对先生的感佩、同情、叹惋和思念等情愫充溢于字里行间。
【评分标准】要点1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分。以上4点,答出3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