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剪不断的脐带阅读答案-王晓辉

2020-05-15 10:36超越网

剪不断的脐带
王晓辉
①外公曾是一位饱受私塾洗礼的“封建儒士”,记得在我混沌尚幼之年,他就开始灌输什么——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他借古人说法,把人一生的阅读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比喻三种状态: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嬉月。
②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宣扬儒家思想的《三字经》,被列为反面教材。须习其词、伐其义。这倒让我咀嚼到了这块老字号的臭豆腐。此物闻虽臭,可食则香。尤其“融四岁,能让梨”,令我备感兴奋,从而动辄便要高声诵我的弟弟们。
③外公是位腹笥充盈、颇有见地的耄耋老人。在他那里,我不但初识了《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旧时的启蒙课本,而且聆听他对松间明月、大漠孤烟、野渡横舟、小桥流水这些被尘封着的传统文化进行拆解点评。他还时常将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名篇佳作反刍于舌端,哺乳少年黄喙的我,极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读罢这些屡遭浩劫而永不褪色的千古文化,心如春水溢塘,口留余香。含英咀华,化育天地。抑或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始,我的精神便皈依了家园,心灵有了栖所。
④读书之所以让人心旌激荡,使人热泪盈眶,令人痛快酣畅,因为它开启了桎梏你的名缰利锁,使你在脱离物欲的大气层之后,仰视到了广袤的宇宙———那无边的宁静和万古之源的奥秘,是一种排除了一己之私,与天地万物契合之后所产生的共鸣之情。
⑤光阴荏苒,岁月使我成熟了许多。而外公却已经老了,老到拥衾卧榻。但他依旧是青灯黄卷,皓首穷经。依然神游八极,思接千里,真乃活脱脱的一位嬉月顽童。两年后,外公无疾而终。他的谢世一下子使我成为了被剪断脐带的襁褓弃婴。但这并未减弱我对读书的痴情,在饥饿的嚎泣中继续寻找着奶水。就是这种不死的精神,支撑着我在文化匮乏的年代艰难地学以为耕。
⑥每每陷入利与义、宠与辱的困惑和迷茫,我总会油然地从卷帙浩繁的书海中打捞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温不增华,寒不更叶”等类似的这些传统的文化碎片。它既是自我修复、织补人格的针线包,又像是古老的路标,忠实地导引着我的人生之路。
⑦现如今,书,我也读过一些,人年逾不惑。虽无名无位,却活得有品有尊。一册在握,俨然邀良师益友莅临庐下,烹茗把盏,衔古含今,生理上的脐带在瓜熟蒂落的那一刻便被无情地剪断了,然而,心灵上的脐带却要在后天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凤凰涅中羽化新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依赖于他的阅读历程;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境界,取决于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金钱愈发彰显其尊贵的光环;不错,钱能润屋,可书才能养人。越时空,打破地域,虔诚地聆听古贤近哲们的高言谠论,在字里行间寻找优秀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对接点,从中嗅出灵气,唤出对迷惘的豁然。当疑惑瞬间冰释、消融掉了的时候,你便会从中获得一种久逢甘霖的幸福感。
⑧读书,俨如一根剪不断的、滋养着我心灵的脐带。
(选自《散文》,有删改)
15.如何理解“少年读书,如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月”这话的含义?(3分)
16.写出文章第③段提到的“松间明月“、“大漠孤烟”、“野渡横舟”指代的诗句(2分,任选两句写出即可)
17.文章第⑥段中“它既是自我修复、织补人格的针线包,又像是古老的路标,忠实地导引着我的人生之路”一句中“它”指的什么?(2分)
18.文章具体从哪几方面体现书对人的滋养的?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答出两方面即可)
19.结合文章能看出外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4分)


15.这句话是说:少年时读书是刚刚涉猎,初尝滋味;中年时读书是饱览群书,尽情领略书的魅力;老年读书是全然忘我,与书相伴相乐,形影相随。(3分,意思对即可)
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分,任选两句,不是上下句也可)
17.“它”指的是传统的文化碎片。(2分)
18.书让人找到精神家园和心灵栖所;书可以排除一己之私,与天地万物产生共鸣;书可以修复人格,引导人生;书可以冰释疑惑,消融迷惘。(4分,两方面即可)
19.外公是一位饱学之士,教导有方并能给晚辈以积极的影响(正是外公将读书这条精神的脐带与作者连在一起,使其终生获益)。(4分,结合略,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