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因病辞世。
于敏院士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从事氢弹理论探索任务,为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多年来,于敏院士获得的荣誉非常多,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最高科技奖等。除了这些官方荣誉称号之外,科学界和民间对他各种荣誉称号也是非常多,对此于敏院士表现的非常坦然和淡薄,他在公开场合,婉拒了很多这种荣誉称号。
上世纪50年代,日本原子核物理方面的学者代表团来华访问,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代表团团长好奇地询问:“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深造的?”于敏幽默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之外,基本都是国产的。”日本专家由衷赞叹:“你不愧是中国的‘土国产专家’一号!”彭桓武院士曾说到:“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但对于这个称呼,于敏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在大的学术气氛中,互相启发,才利于人才的成长。现在的环境已有很好的条件了。”
媒体在报道中,大量使用了“氢弹之父”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于敏院士对我国两弹事业的重要贡献。本来以于敏院士的成就,这样的尊敬是当之无愧的,可是,于敏院士在生前却不不止一次地对这个称谓表现出厌恶之情。
早在1987年五一节前,国务院授予于敏“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这是于敏隐姓埋名27年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有人问他是怎样攻克氢弹原理的,于敏说:“研究氢弹原理的是一批科学工作者,参加设计、实验的人就更多了,要说攻关,是集体攻关,我只是其中一个卒子。”
2014年,于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时有记者采访时又提到了“氢弹之父”这样的说法。于老爷子连连拱手说:“拜托你们了,千万不要称我为‘氢弹之父’,那样我会很难受的。”他还解释说,核武器物理设计的核心问题是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和材料特性方程组的耦合求解问题。在这个核心问题的周围,涉及上百个学科体系,这些学科编织成一张互相交叉的学科网络,几乎每一个关键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他深情地说道:“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感欣慰了。”
除了‘氢弹之父’外,于敏院士对“于敏构型”的提法也不以为然,按照大多数媒体的说法,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于敏院士在内,当年参加两弹研制的领导者和科技人员都称这第一颗氢弹为“1100”,却从未有过什么“于敏构型”之类的说法。“1100”指的是当年,中央专委要求,我国第一颗氢弹要实现两个目标:当量要达到和超过100万吨TNT,重量不得超过1吨,简称“1100”。
“学术如山,性情如水。”于敏以他的魅力赢得了身边人的爱戴。
资料链接(一)
由于核武器的保密原因,于敏的一切长期以来都处于高度保密中。直到1987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于敏隐姓埋名27年后才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1988年以后,他获得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首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
“于敏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不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与他同时代的科学伟人那么著名,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的场合;连他的名字,在1988年前都不为人知。但有人这样评价:‘最高科学奖能颁给于敏,是这个奖项的荣幸!’”
资料链接(二)
于敏的工作是武器理论设计,他对实验相当重视。为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尽管为核武器研制呕心沥血,但实验推进却是一波三折。有一次,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的冷实验未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后来又接连做了两次实验,仍未达到预期。1970年,进驻基地的一些人盯住这次偶然的技术事故不放,并让于敏按照他们的意思表态。在一次会上,平时讲话语速很慢、话也不多的于敏终于按捺不住,拍案而起,“你们就是把我抓起来,我也绝不能同意你们的意见。因为你们的意见不符合科学规律!”并坚持将问题解决才离开基地。
“如果当时他说一句假话,整个氢弹科研方向、路线将全部改变。”40多年过去了,胡思得院士至今记得老于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拍桌子,“做科研首先要诚实,否则对不起科学,对不起真理,这是老于教会我们的。”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敏认为“土法”不足法,科学需要开放,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大的学术氛围中学习,这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B.在国务院授予于敏“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他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此前由于工作性质,已隐姓埋名27年。
C.于敏拒绝“氢弹之父”称谓,因为它认为核武器研究靠上百个学科相互交叉、协调,不是一科一人之力能完成。
D.作为理论物理学家,于敏非常重视物理实验,虽然实验过程困难重重,但他总迎难而上,可见实证在他心中的地位。
19.下列对文章概括分析准确的一项是(3分)
A.1988以后,于敏始终以大学教授的身份出国访问,此前他的名字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出国后也十分低调。
B.于敏的学术成果未在公开场合发表过,名气也不及同时代的科学家,但他的成就足以配得上国家科技最高奖的殊荣。
C.对于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当年科技人员称“1100”,以当时氢弹制成后达成的效果命名,“于敏结构”是以后的提法。
D.在西北核武器研究基地,于敏被要求作出违心的表态,一向性情平和的他拍案而起,表示在科学原则面前绝不退让。
20.“学术如山,性情如水”是对科学家于敏的评价,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8.A(3 分。原文是“土专家”不足为法,他提倡的是中西互相启发)
19.D(3 分。A 项首次出国是以大学某教授的身份,以偏概全。B 项他的学术成果几乎没有发表在公开场合,过于绝对。C 项科技人员一直称“1100”,以第一颗氢弹制造需要达到的目标命名,理解不当)
20.“学术如山”表现在:创造性的科学高度,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性情如水”表现在:淡薄平和,灵动幽默,胸襟开阔(谦虚低调)(6 分。每方面3 分,每点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