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项氏家说》:“贾谊之《过秦》、陆机之《辩亡》,皆赋体也。”洵是识曲听真之言也。孙矿曰:“《醉翁亭记》《赤壁赋》自是千古绝作即废记赋法何伤且体从何起长卿《子虚》已乖屈宋苏李五言宁规四《诗》《屈原传》不类序乎《货殖传》不类志乎?《扬子云赞》非传乎?《昔昔盐》非排律乎?”足见名家名篇,往往破体,而文体亦因以恢弘焉。
(节选自钱钟书《管锥编》)
2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2. “屈宋”中的“宋”指的是____,五律定型是由宋之问和___完成的。
23. 材料中“破体”的含义是____。
【参考答案】
21. 《醉翁亭记》《赤壁赋》自是千古绝作/即废记赋法何伤/且体从何起/长卿《子虚》已乖屈宋/苏李五言宁规四《诗》/《屈原传》不类序乎/《货殖传》不类志乎
22. (1). 宋玉 (2). 沈佺期
23. “破体”就是不拘泥于原有文体格式,有个人的创新。
【解析】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中,“是千古绝作”,是判断句,后面可以断开。“何伤”“何起”句式一致,可在“何伤”后断开。“屈宋”是屈原和宋玉,“苏李”是苏武、李陵,所以“屈宋苏李”之间应该断开。“《屈原诗》不类序乎”“《货殖传》不类志乎”句式一致,中间可断开,那么在“《屈原诗》不类序乎”前面也应断开。
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家、称号、官职及其变动、历法等文学常识。本题“屈宋”中的“宋”指的是宋玉,另外,“屈”是屈原。五律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完成的。“五律”指五言律诗,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总结了南朝以来新体诗的成就,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在创作中使五律正式定型。
23.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的一道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的内容,将“破体”带入具体语境中去推断,选文中列举了一些名家打破文体格式,创作了传世名篇,因此可以明确“破体”的意思是“打破文体”,即不拘泥于原有文体格式,有个人的创新。
参考译文:
根据《项氏家说》:“贾谊的《过秦》、陆机的《辩亡》,全都是赋体文。”苏洵是通晓曲子听取真谛的论述啊。孙矿说:“《醉翁亭记》《赤壁赋》自然是千古绝作,即废弃记叙采用赋又有什么损害,况且文体又从何而来?刘长卿的《子虚》已经承袭屈原和宋玉,苏武、李陵的五言巧妙学习四言的《诗》,《屈原诗》难道不像序吗?《货殖传》难道不像志吗?《扬子云赞》难道不是传吗?《昔昔盐》难道不是排律吗?”足以发现名家名篇,往往打破文体,而文体也因此气势恢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