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12-24 21:13超越网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民不疾疫,众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强征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啖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天下属行,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反高平、根柔于魏,反先俞于赵,齐之事王,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
       ……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秦复与赵数击齐         屡次
B.苏厉为齐遗赵王书曰   遗留
C.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   中国
D.教顺非洽于民人也     普遍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年谷丰孰     通“熟”
B.民不疾疫      生病
C.众人善之      善待
D.然而贤主图之  谋划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令足下之贤行功力   您
B.非素深于齐也       向来
C.秦诚爱赵乎         诚实
D.其实憎齐乎         它实际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欲亡韩而吞二周     使……灭亡
B.故以齐啖天下         吃,引申为“拿利益引诱”
C.故出兵以劫魏、赵  掠夺
D.秦独私之              占有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赋田计功                       授给
B.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             背离
C.反先俞于赵                         反对
D.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   坚决


(1)B.送交。 译为:苏厉为齐国写信给赵王。(2)C.认为好。译为:众人都对此赞颂。
(3)C.确实。译为:秦国真是爱赵国吗?
(4)C.胁迫。译为:所以才出兵胁迫魏国和赵国。
(5)C.归还。译为:把先俞还给赵国。

参考译文:
      十六年,秦国又同赵国几次进攻齐国,齐国人非常忧虑。苏厉为齐国写信给赵王,信中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他的德行并非遍布于海内各地,教化也并非普及到所有的百姓,四时祭祀的供品也不是经常让祖先享用。可是甘露普降,下雨及时,五谷丰收,百姓不生疫病,众人都对此赞颂,然而贤主却要深思。
      如今您的贤德和功力,并非经常施之于秦国;积蓄的怨恨和怒气,也并非平素就对齐国特别深。秦赵两国联合,强使韩国出兵,秦国真是爱赵国吗?它确实恨齐国吗?事情如果过分,贤主就应该认真观察。秦国并非爱赵并且恨齐,而是想要灭亡韩国并且吞并东、西二周,故意以齐国为诱饵吸引天下。唯恐事情不能成功,所以才出兵胁迫魏国和赵国。又恐怕天下各国惧怕它,所以派出人质以便得到信任。还恐怕天下各国很快要反对它,所以在韩国征兵以示威胁。表面上说是对盟国有好处,实际上是要征讨空虚的韩国,我认为秦国的计谋一定是从这方面考虑的。事情本来就有形势不同而祸患是一样的,楚国长期受到攻代而中山国却灭亡了,如今齐国长期被攻伐而韩国必定该灭亡了。攻破齐国,大王您和六国共分其利。灭亡了韩国,秦国就单独占有它。占领二周,往西可以得到天子祭祀用的礼器,秦国独吞私占。授给田地要计算功利,大王您得到的利益同秦国比谁多?
      ……况且齐国所以被攻伐,就是由于它侍奉了大王;各国军队集结在一起,就是为了加祸于大王。燕、秦两国的盟约一订立,出兵的日子就不远了。五国想把赵国土地一分为三,齐国背弃了五国盟约而为解除赵国之祸牺牲自己,向西进兵抑制强秦,使秦国废除帝号请求屈服,把高平、根柔还给魏国,把先俞还给赵国。齐国侍奉大王,应该说是最上等的交情了,如今却让齐国服罪,我担心以后侍奉大王的国家不敢那么坚决了。希望大王仔细考虑。
      ……于是赵国就停止进兵,谢绝秦国,不再进攻齐国。惠文王与燕王相会。廉颇领兵,进攻齐国的昔阳,把它攻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