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水浒传〉序》(节选)阅读答案与翻译-施耐庵

2019-08-21 11:39超越网

《〈水浒传〉序》(节选)
施耐庵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然而每日言
毕①即休,无人记录。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②。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③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呼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但④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读之而乐,斯⑤亦足耳。
【注释】
①毕:
②无人来之时半之:有一半是在没有人来的时候(写的)。
③执:
④但:
⑤斯:
13. 将以上【注释】补充完整。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
15. 用“/”为以下句子断句。(划4处)
盖 薄 莫 篱 落 之 下 五 更 卧 被 之 中 垂 首 拈 带 睇 目 观 物 之 际 皆 有 所 遇 矣。
16. 作者为何会将写《水浒传》称为“戏墨”?根据文章内容概述原因。
17. 施耐庵期待友人能“读之而乐”,现在却有人说“少不读《水浒》”。某班准备由此开展“(正方)《水浒传》适合中学生阅读VS(反方)《水浒传》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辩论会。请选择“立场”,结合《水浒传》内容和阅读体会,阐明己方观点。(200字左右)
我选择作为__________(填正方或反方)代表参与辩论。
对方辩友,你们好!我方认为

【参考答案】
13. ①完、结束 ③ 拿、握 ④只,只要 ⑤这
14. 有的人如果要问:前面你已经说(你的朋友们那么有价值的谈话)都没有集成一本书,为什么唯独有这本《水浒传》呢?
15. 盖 薄 莫 篱 落 之 下/ 五 更 卧 被 之 中/ 垂 首 拈 带 /睇 目 观 物 之 际 /皆 有所 遇 矣。
16. “戏墨”主要是指作者以轻松悠闲的姿态书写《水浒传》。原因:①记的是友人闲谈的一些故事。② 是以“心闲试弄,舒卷自恣”的轻松态度写的。③书的内容,也是偶尔想起一点写一点,零零散散地写成的。如“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 ,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
17. 示例:我方认为《水浒传》不适合中学生阅读。首先:本书的思想导向容易误导青少年。梁山“好汉”干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抢劫的常是“过往客商”,却被称为好汉,过着快意的生活,这种思想可能会对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其次,本书中被称为“好汉”的人格值得怀疑。且不说王英好色、李逵嗜杀,就连武松这样的人物,在“血溅鸳鸯楼”时的滥杀无辜,也可见其残暴无比的一面,不适合中学生阅读或学习。第三,书中有着较多的血腥暴力画面。
示例2:我方认为《水浒传》适合中学生阅读。首先:这本书讲述了一段人民奋起反抗黑暗社会的故事。好汉们敢于抗争的精神和勇气值得尤其值得当下的中学生学习。第二,书中人物虽并非十全十美,但他们仗义疏财,救人于危急的精神却相当一致。如鲁智深为救金翠莲而拳打镇关西,为救林冲而大闹野猪林。当下的中学生多是在娇生惯养中成长,不少人都有些“自我中心”,尤其需要学习这种无私助人的品质。第三,本书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是一本可读性很好的书,适合中学生阅读。
【解析】
【13题详解】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但”:只、只要。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完,结束”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或”:有人。“若”:如果。“既已”:已经。“尝”:曾经。传:《水浒传》。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译为:傍晚在篱笆边散步的时候,五更时睡在被窝里的时候,低头抚弄衣带,抬眼看东西的时候,都会有些灵感。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注意标志性的方位名词“下”“中”等。
【16题详解】
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墨”。原因可从记的是闲谈的故事,写作态度“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书也是零零散散地写成的等角度作答。可分析“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等句。
【17题详解】
写辩词。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水浒传》是否适合中学生阅读这种说法,辩论双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水浒传》的原著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根据社会实践来谈依据。总之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可分条列出,语言简洁,用词精确,逻辑严密。如答适合中学生阅读,可从好汉们敢于抗争的精神和勇气值得尤其值得当下的中学生学习、书中人物无私助人的品质等角度作答。

译文:
我朋友来了也不马上喝酒,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全随自己的心意。我们不以喝酒为乐,而以谈话为乐。我这些朋友谈论内容不涉及国家政治,不单是因为安分守己,也因为路途遥远,传闻颇多。传闻没什么真的,没什么真的也就虚耗口舌而已。他们也不涉及别人的过失,天下的人本没有过失,不应诋毁别人。他们所说的事不求骇人听闻,别人也并不感到惊奇。他们所说的事并非不想让别人明白,然而最终也总有人明白不了,大概谈及深刻微妙的情感,大家忙于事务,无暇领会。
我的朋友都是锦心绣口而又淡泊通达的人,他们的见解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然而每天说完就算了没有人记录。有时也想着把各人的谈话集成一本书,留着赠予后人,然而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原因有四:大家都没有追求名利的心,懒得去做,这是其一;谈话是为了快乐,写书内心辛苦,这是其二;死了之后怕是没人能读懂这些书,这是其三;今年写了书明年肯定要后悔,这是其四。
这七十一卷的《水浒传》,多是朋友散去后我在灯下写着玩的;还有一半是疾风暴雨没有朋友来的时候写的。然而都是在心里构思,时间久了养成习惯,不需要铺纸拿笔坐在桌前苦思冥想,然后才写出来。傍晚在篱笆边散步的时候,五更时睡在被窝里的时候,低头抚弄衣带,抬眼看东西的时候,都会有些灵感。或许有人会问:前面说你的朋友们那么有价值的谈话都没有集成一本书,为什么独独有这本《水浒传》呢?这也有四点原因:这本书写成了不会增加名气,不成也没有损失,这是其一;闲的时候随便写写,随自己的兴致,这是其二;不论聪明愚笨都能读得懂,这是其三;这本小说而已,小到没有可以后悔的,这是其四。
呜呼哀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怎知后世读我书的人会如何评价我呢?只要现在拿出来给我朋友看看,朋友看了高兴也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