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2-02-20 19:13超越网

阅读《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①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材料二:子贡问:“师②与商③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注]①狷:性情耿介,不肯同流合污。②师: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③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答案】
示例一: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既不过头也不会不足的态度。“狂者”,率性而为,锐意向前,“狷”表性情耿介,不胡作非为。“狂者”太过,“狷者”不及。孔子称为“中行”之人是最理想的,但也是最难得到的。如果得不到“中行”之人和他相处、共事,就退而和其次,和那些勇于进取,或有所不为的人相处、共事,这正是孔子正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
示例二: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既不过头也不会不足的态度。子贡向孔子询问有些过头的子张是否比做事有些不足的子夏更强一些,孔子认为,超过与赶不上都是不好的,这种“过犹不及”的态度正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

材料一译文:
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的人而和他们交往,一定只能和勇于向前及洁身自好的人交往!勇于向前的人努力进取,洁身自好的人不会去做坏事!激进的人勇于进取,耿介的人不做坏事。”
材料二译文: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