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二)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三)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节选自《庄子·秋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C.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和惠施等人的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B.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比如《汉书·律历志上》中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C.《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现存33篇,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D.侯,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段(一)中,惠子认为魏王所赠之瓠虽大,却没有什么用处,借此讽刺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
B.文段(一)中,对于“不龟手之药”,有的只能世世代代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却能利用它为官做宰,庄子借此说明惠子“拙于用大”。
C.文段(二)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能以重金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感谢。后来成语“涸辙之鲋”就用来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D.文段(三)中,庄周说不愿意做死后被珍藏在宗庙里让人供奉的神龟,而宁愿“曳尾涂中”,表明庄子不愿受爵禄的束缚,而安于过贫贱的隐居生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2)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3)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14.在三则材料中,庄子使用了相同的方法来阐明道理,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2分)
答
10.B
11.A(“他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和惠施等人的学说”的“惠施”错。惠子与庄子是同时代的哲学家,也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12.C (“庄周对监河侯能以重金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感谢”有误。“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是监河侯不愿意帮助庄周的托词。)
13.(1)不是它不够宽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呺然”1分,“掊”1分,大意1分。)
(2)现在一旦卖掉药方可以得到一百金,请大家同意卖给他吧。(“鬻”1分,“与”1分,大意1分。)
(3)请回去吧!我将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曳”1分,“涂”1分,大意1分。)
14.①庄子善于以寓言故事来阐明道理。(1分)文中关于庄子的三个小故事都是庄子以寓言说理的典范。面对惠子说大葫芦无用而索性把它打破,他用“不龟手之药”的“小故事”说理;面对监河侯的推辞,以鲫鱼的寓言讽刺;后来又以神龟的寓言拒绝了楚威王的聘请。(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宽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一旦卖掉药方可以得到一百金,请大家同意卖给他吧。”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二:
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将要收到百姓交来的税金,到时候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周听了脸色骤变,生气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有条鲫鱼。我问它:‘鲫鱼呀,你在这里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的水官。你有斗升的水使我活下来吗?’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历吴、越两地,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我所依赖的水,没有安身的地方。(现在,)我只要得到斗升的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节选自《庄子·外物》)
材料三: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先去(表达他的心意),说:“希望把楚国的政务托付给先生!”庄子拿着渔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巾布把它包起来装进竹器里,藏在庙堂之上。(请问)这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而显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呢?”两个大夫回答说:“(它)更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它的尾巴爬行。”庄子说:“请回去吧!我将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节选自《庄子·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