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

2022-05-18 21:15超越网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岑文本为中书令,宅卑湿,无帷帐之饰。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吾本汉南一布衣耳,竟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更得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户部尚书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素褥布被,以遂其所尚。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自擢居左右,每侍帷幄,屡奉明旨。常许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又寻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乃赐征黄金十斤,厩马二匹。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
B.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
C.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
D.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俸禄,朝廷给予各级官吏的薪酬。形式主要有实物、粮食、钱币等。
B.治书侍御史,唐初为御史大夫的副职,管理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
C.还第,即回家。古代往往指官吏因辞职或被解职而返回自己的私宅。
D.帷幄,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常代指天子的近侧或将帅的幕府、军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认为骄奢会带来灭亡的危险。他以俭律己,虽已备好材木,仍取消建造宫殿的计划;他又定规矩戒奢从俭,约束臣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B.贞观年间,上下尚俭。岑文本因出身低微而觉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禄,放弃谋求私产;而戴胄、魏征身居要职却居宅简陋,得到太宗的嘉许。
C.权万纪进言朝廷建议开采宣、饶两州银坑获利,受到太宗责罚。太宗认为,天子应当采纳嘉言、多行善事,不能好利贱义而变成昏庸的君王。
D.太宗尊崇尧舜之道,不愿意重蹈桓帝、灵帝等昏君的覆辙;他不仅能以史为鉴,还能乐于接受臣子劝谏,不断修正自我,力求做到慎终如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
(2) 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
14.太宗期望后人能识其“君臣之义”,太宗和魏征的“君臣之义”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简要说明。(3分)


10.(3分)C 11.(3分)B 12.(3分)B
13.(8分)
(1)而百姓有很多非议,这是因为始皇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和大家一同享用的缘故。
(2)近年以来,您逐渐违背了昔日的志向,敦朴、俭约的理念,也渐渐不能坚守到底。
14.(3分)太宗作为君主,能够赞赏臣子的“忤情”上谏;能够察纳雅言,知错能改。(2分)魏征作为臣子,担心太宗不能克终俭约,能够直言进谏。(1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