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2-07-16 20:48超越网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盛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建武元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获辎重千余乘。进围安邑,数月未能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禹遣诸将逆击于解南,大破之,斩参首。于是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樊崇战死。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遂定河东。是月,光武即位于鄗,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禹时年二十四。十三年,天下平定,诸功臣皆增户邑,定封禹为高密侯。帝以禹功高,封弟宽为明亲侯。其后左右将军官罢,以特进奉朝请。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中元元年,复行司徒事。从东巡狩,封岱宗。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
10.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B.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C.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D.匡等皆弃军亡走/禹率轻骑急追/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皆斩之/收得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癸亥,属干支纪日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B.奉朝请,是古代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
C.封,指“祭地”,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地神的大型典礼。
D.薨,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或者封王的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禹年少时就能诵读《诗经》,具有辨人之才,在长安学习时初见光武,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与光武结下了较深厚的交情。
B.邓禹起初受到豪杰的举荐,但他不肯相从;后来他追随光武,光武有权力授予他官职,他却表示不愿做官,不重功名。
C.邓禹在与王国作战时起初不利,后整理兵器、调整部队,在癸亥日后一天等(王匡军队)到了营下,命将领鼓噪进攻,大破敌军。
D.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原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4分)
(2)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4分)
(3)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张衡传》)(2分)


(1)B
(2)C
(3)D
(4)①但愿圣明的主公的威势和德政加于天下,我能尽微薄的力量,在史册上留下功名罢了。
②整治家门,教育养育子孙后代,(他的做法)都可以成为后来世代效法的楷模。

【解答】(1)“弭强”是“持节中郎将”的姓名,前面“河东太守”列举了官员的姓名“杨宝”,后面也应列举官员的姓名,其次,“弭强”不是“皆斩之”的主语,所以应在“弭强”后断开,排除A、D;古汉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所以应该在“六”“五百”后断开,排除C。故选:B。句意:王匡等人都弃军逃走,邓禹率领轻骑急追,俘获了刘均和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全杀了他们,收缴六个符节,五百个印绶,兵器不可胜数。
(2)C.“封,指‘祭地’”错,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3)D.“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错,原文为“以子男二人为郎”,翻译为“任命邓禹的两个儿子为郎官”。
(4)①效:效力,尽力;尺寸:微薄;垂:流传。句子翻译为:但愿圣明的主公的威势和德政加于天下,我能尽微薄的力量,在史册上留下功名罢了。
②闺门:家门;教养:教育养育;法:效法。句子翻译为:整治家门,教育养育子孙后代,(他的做法)都可以成为后来世代效法的楷模。

参考译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诵读《诗经》,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数年后回家。等到汉兵兴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邓禹,邓禹不肯相从。等到听说光武安定河北,邓禹就骑马北渡(黄河),追光武到邺县。光武见到邓禹非常高兴,对邓禹说:“我有封拜官吏的特权,你远道而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愿做官。”光武说:“就像这样,想做什么呢?”邓禹说:“但愿明公的威势和德政加于天下,我能尽微薄的力量,在史册上留下功名罢了。”光武笑了,留他彻夜闲聊。建武元年正月,邓禹从箕关率军进入河东郡,河东都尉守住关隘不开,邓禹进攻十天,攻破关隘,缴获一千多车军用物资。进兵围攻安邑,几个月没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率领数万人,渡过大阳想要进攻邓禹,邓禹派遣各位将领在解南迎击,大破樊参的军队,斩下樊参的首级。在这种情势下王匡、成丹、刘均等集结十余万军队,再次共同进攻邓禹,邓禹军队不利,樊崇战死。恰逢太阳落下,战事结束,军师韩歆和各位将领看到兵势已经受到摧残,都劝邓禹乘着夜晚离开,邓禹不听。第二天癸亥,王匡等人认为癸亥是六甲凶日,没有出兵,邓禹因此得以整理兵器、调整部队。第二天早上,王匡全部的军队出动进攻邓禹,邓禹命令军中不得轻举妄动;(王匡军队)已经到了营下,(邓禹)于是传令各位将领鼓噪而一起进攻,大破王匡军队。王匡等人都弃军逃走,邓禹率领轻骑急追,俘获了刘均和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全杀了他们,收缴六个符节,五百个印绶,兵器不可胜数,于是平定了河东郡。这个月,光武在鄗即位,派遣使者持节授予邓禹为大司徒,邓禹这时二十四岁。十三年,天下平定,各个功臣都增加了户邑,定封邓禹为高密侯。光武帝因为邓禹功劳大,封邓禹的弟弟邓宽为明亲侯。后来左右将军的职位撤销了,按特进朝见皇帝。邓禹内心崇尚文德,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天下已经平定,常常想疏远名声与权势。(邓禹)有十三个儿子,让他们各掌握一门技艺。整治家门,教育养育子孙后代,(使子孙)都可以成为被后世效法的人。钱财费用都取之于封地(的赋税),不置备私产(不谋求)私利。光武帝更加尊重他。中元元年,再代理行司徒职务。跟从(光武帝)巡视山东,到泰山祭天。显宗即位,因为邓禹是先帝的功臣,授予太傅的官职,朝见时让他向东站立,非常受尊敬和宠爱。过了一年多,生病卧床。皇帝多次亲临问候,任命邓禹的两个儿子为郎官。永平元年,邓禹年五十七岁逝世,谥号为“元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