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三余”读书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①:“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言:此指董遇说。 ②苦渴:苦于。
1、根据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有 学者。(______) a.从中 b.跟从 c.想要
(2)读书百遍,而义自 。(______) a.明白 b. 看见 c.显现
(3) 问“三余”之意。(______) a.又,再 b.或者 c.有的人
2、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B.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C.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3、文中说的“三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篇文言文中,我们得到了关于读书的启示:不仅要(____),还应该(_______)。
答
1、b c c
2、B
3、冬者岁之余 夜者日之余 阴雨者时之余
4、反复诵读书中的内容 巧妙地运用好时间
二
注:义 (yì) 余(yú)
3、请你写出下面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1)人 有 从 学 者(跟从)
(2)而 云 必 当 先(说)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向董遇请教,董遇不肯教,却说:“在这之前必须先读百遍,它的意思才能显现出来”,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该利用冬天一年中多余的时间,夜晚一天中多余的时间,阴雨天一个季节中多余的时间”。
翻译: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他,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书。”又说:“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读书)。”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阴雨天是农时的空余时间(可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