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仲尼居,曾子侍 材料二:任敬臣,字希古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3-08-09 14:52超越网

材料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
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选自《孝经》,有删改)
材料二:
任敬臣,字希古,棣州人。五岁丧母,哀毁天至。七岁,问父英曰:“若何可以报母 ”英曰:
“扬名显亲可也。”乃刻志从学。汝南任处权见其文,惊曰:“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吾非古人,然见此儿,信不可及。”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授著作局正字。父亡,数殒绝,继母曰:“而不胜丧,谓孝可乎 ”敬臣更进馆粥。服除,迁秘书郎。休沐,阖门诵书。监虞世南器其人,岁终,书上考,固辞。召为弘文馆学士,俄授越王府西阁祭酒。当代,王再表留,进朝请郎。举制科,推许王文学。复为弘文馆学士,终太子舍人。
(选自《新唐书·任敬臣传》,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爱A敬尽于B事亲C而德教D加于E百姓F刑于四海G盖天子H之孝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之本也”与“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两句中的“本”字含义不同。
B.“复坐,吾语妆”与“述诸小妹语口”(《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语”字含义相同。
C.服除,指守丧期满,脱下丧服,文中指任敬臣为去世的父亲守丧期满而脱下丧服。
D.固,坚定,坚决,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告诉曾子,一个人要特别爱护从父母那里得来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而不损坏伤及它们,这是孝的开始.
B.孔子认为,孝从侍奉父母做起,中间阶段是建立功绩和成名立业,最终则要效忠君王而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
C.孔子说,天子能够爱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天子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D.任敬臣五岁时因丧母哀痛而损伤身体,完全出于天性;后丧父时几次昏倒,听从继母不能悲伤过度的劝告而改喝粥食。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②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吾非古人,然见此儿,信不可及。
14.材料二中任敬臣是如何践行材料一中孔子关于孝的理念的 请简要说明。


【答案】
10.CFG.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理解句意句意:(天子)能以爱敬之心尽力侍奉父母,就会以至高无上的德行教化百姓,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典范。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啊。
“爱敬尽于事亲”,“爱敬”指爱敬之心,不可断开;“于事亲”作“尽”的后置状语,不可断开,“亲”后C处断开。
“加于百姓”与“刑于四海”结构对称,F处断开;
“盖天子之孝也”,判断句,“盖”用于句首,G处断开。
故在CFG三处断开。
11.B.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德之本也”的“本”,根本;句意: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本”,本来;句意: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A正确;
B.复坐,吾语妆”的“语”,动词,说话;句意:我讲给你听。/“述诸小妹语曰”的“语”,名词,言语、话语;句意: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含义相同”错误。“B错误
C.服除,指守丧期满,脱下丧服,文中指任敬臣为去世的父亲守丧期满而脱下丧服 。C正确。
D.“岁终,书上考,固辞”句意:年终考核,给他定为上考,他坚持辞谢不接受。/“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的“固”,本来;句意: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D正确
故答案为:B。
12.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由“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可知 孔子告诉曾子,一个人要特别爱护从父母那里得来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而不损坏伤及它们,这是孝的开始.A正确
B.“中间阶段是建立功绩和成名立业,最终则要效忠君王而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不合文意,应为“中间阶段是效忠君王,最终则要建立功绩,成名立业,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B错误
C:由“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可知孔子说,天子能够爱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天子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C正确
D:任敬臣五岁时因丧母哀痛而损伤身体,完全出于天性;后丧父时几次昏倒,听从继母不能悲伤过度的劝告而改喝粥食。D正确
故答案为:B。
13.①先代的圣王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来感化人民,所以亲自带头来实行博爱,人民中就没有人会遗弃自己的双亲。
②孔子称赞颜回的贤德,认为自己不如他。我虽然不是古人,但见到这个小儿,确信自己比不上他。
14.①任敬臣官职不断升迁,建立功绩,成名立业,使父母显赫荣耀。②任敬臣为父亲守孝期中,听从继母劝告,保重身体,不悲伤过度。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化”,感化;“是故”,因此,所以;“莫”,没有,没有人。
(2)“称”,称赞;“弗如”,不如;“信”,相信,确信。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七岁,问父英曰:‘若何可以报母?’英曰:‘扬名显亲可也。’乃刻志从学”“十六,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三年卒业,举孝廉,授著作局正字……服除,迁秘书郎……召为弘文馆学士,俄授越王府西阁祭酒。当代,王再表留,进朝请郎。举制科,推许王文学。复为弘文馆学士,终太子舍人”可知,任敬臣官职不断升迁,建立功绩,成名立业,使父母显赫荣耀。
由“父亡,数殒绝,继母曰:‘而不胜丧,谓孝可乎?’敬臣更进馆粥”可知,任敬臣为父亲守孝期中,听从继母劝告,保重身体,不悲伤过度。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在家里闲坐,曾子在一旁陪坐。孔子说:“先代的圣帝贤王,有一种至为高尚的品行、至为重要的道德,用它可以使得天下人心归顺,百姓和睦融洽,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和不满。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曾子连忙起身离开席位回答说:“我生性愚钝,那里能知道究竟是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行派生出来的。你还是回到原位去,我讲给你听。一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损坏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一个人要建功立业,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这是孝的终了。孝,开始时从侍奉父母做起,中间的阶段是效忠君王,最终则要建立功绩,成名立业。《诗经·大雅》里说:‘怎么能不想念你的先祖呢?要努力去发扬光大你的先祖的美德啊!’”孔子说:“(天子)能够爱自己的父母,也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天子)能以爱敬之心尽力侍奉父母,就会以至高无上的德行教化百姓,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典范。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啊。”曾子说:“多么博大精深啊,孝道太伟大了!”孔子说:“孝道,犹如天有它的规律一样,犹如地有它的规律一样,是人的一切品行中最根本的品行。天地按照它的规律运动,人民以它们为典范实行孝道。效法上天而遵循规律,利用大地而获取便利,因势利导来治理天下。因此对人民的教化不需要采用严肃的手段就能获得成功,对人民的管理不需要采用严厉的办法就能治理得好。先代的圣王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来感化人民,所以亲自带头来实行博爱,人民中就没有人会遗弃自己的双亲;向人民讲述道德礼义,于是人民就觉悟了,会主动地实行道德礼义。先代的圣王亲自带头,尊敬别人,谦恭让人,于是人民就不会互相争斗抢夺;制定了礼仪和音乐,引导和教育人民,于是人民就能和睦相处;向人民宣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于是人民能辨别好坏而不会违犯禁令。《诗经》里说:‘威严显赫的太师尹氏啊,人民都在仰望着你啊。’”


材料二:
任敬臣,字希古,是棣州人。五岁时死了母亲,哀痛而损伤身体,完全出自天性。七岁时,任敬臣问父亲任英说:“怎样才可以报答母亲之恩?”任英说:“杨名使父母显贵就行了。”于是他专心致志地学习。汝南人任处权见到他的文章,吃惊地说:“孔子称赞颜回的贤德,认为自己不如他。我虽然不是古人,但见到这个小儿,确信自己比不上他。”十六岁时,刺史崔枢想推荐他应试秀才科,他自认为学业不够广博,就避开了。又过了三年完成学业,考中孝廉,授任著作局正字。父亲去世,他昏倒了好几次,继母说:“你悲伤过度而不能守完孝期,能说是孝顺吗?”任敬臣便改喝粥食了。守丧期满,迁任秘书郎。休假时,闭门读书。秘书监虞世南器重他的人品,年终考核,给他定为上考,他坚持辞谢不接受。召入任弘文馆学士,不久被授任越王府西阁祭酒。等到替换时,越王两次上表请求挽留,晋升他为朝请郎。考中制科,升许王文学。又担任弘文馆学士,最终官职为太子舍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