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1-08-07 10:43超越网

材料一: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 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 末之难实。”
(《论语·宪问》)
材料二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论语·子罕》)
材料三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注)①麻冕:麻做的丧帽。
22.“深则厉,浅则揭”中的“厉”意思是______________,“揭”意思是____________。
23.荷蒉者说孔子的磬声中透着固执,事实上他也有变通的一面,孟子就称赞孔子是“圣之时者也”,请谈谈孔子的变通思想在后两则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2.    穿着衣裳涉水    提起衣服   
23.①用“麻”做“冕”是周礼的规定,但是用“纯”更为节俭,也不妨碍哀悼者真情的表达,孔子赞同大众的做法,说明他懂得应时而变。②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殉难,还辅佐了曾经的敌人,看似不符合个人修养对“仁”的要求,但孔子认为他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让百姓沐浴恩泽,在更高的层面实现了“仁”,体现了孔子评价人物富于灵活性,不刻板。

参考译文:
①孔子在卫国,一天正敲击着磬,有一个挑着筐的汉子从门前走过,便说道:“这个击磬是有深意的呀!”等一会又说道:“磬声砼砼的,可鄙呀! (它好像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 )没有人知道自己,这就罢休好了。水深,穿着衣裳涉水走过去;水浅,无妨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道:“好坚决! 没有办法说服他了。(《论语·宪问》)
②孔子说:“用麻线来做礼帽,这是合乎礼的;如今用丝来制作礼帽,这样省俭些,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论语·子罕》)
③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去死,却又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把天下纳入了正轨,民众到如今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在左边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论语·宪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