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太宗论盗》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微笑)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②哂:微笑。
③不暇:顾不上。
④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⑤海内升平:古人认为中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中国境内为海内。升平,太平。
⑥外户:使门向外开,也就是不闭门的意思。户,门。
⑦或:有人。
⑧去:去掉
⑨轻:减轻
⑩安:怎么能
【翻译】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