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行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然亦卒不行。
定公十年夏,鲁定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景公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儘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B.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C.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D.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厅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文中指“五千余言”的《道德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分《德经》《道经》两篇。
B.庄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C.会,即会盟,与“会同”意思相同,指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会盟前要以土筑高台,盟礼在高台上举行。
D.夷狄,泛称除华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我国古代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虚心好学。他到周朝都城向老子求教有关礼的事,受到老子指教后感慨老子像龙一般深不可测。
B.老子与世推移。他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要侍奉君主,驾车而行;没有时机,就要如蓬草随风而动。
C.庄子不仕自快。他认为出仕做官就像被贡献到太庙的牺牲,虽然锦衣玉食,但被束缚失去了自由。
D.孔子追求名利。他受到征召打算前往费,即使弟子子路阻止也没能改变决定,只是最终没有成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⑵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14.“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上面两则选文作简要说明。(3分)
答
10.C
11.C
12.D(“孔子追求名利”有误。孔子这么做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才能)
13.(1)你赶快离开,不要玷污我。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使自己快乐,不愿被诸侯束缚。(每个分句1分,共4分)
(2)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花言巧语来道歉。您如果对此感到恐惧,就用实际行动去道歉。(每个分句1分,共4分)
14.原因:“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的主张不同。(1分)老子自隐无名,追求自化、清静;(1分)儒学积极入世,讲求礼乐。(1分)
参考译文:
老子研究“道德”,其学说以自隐无名为重要之事。他在周王室任官已久,見周室日趋衰落,便弃官离去。走到城关,守关的关令尹喜对老子说:“先生就要隐逸了,请务必为我著书。”于是老子就著书上下篇,讲“道德”之意,有五千余言,然后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终了之事。
老子是位隐逸君子。世上学老子者,贬黜儒学;而学儒学者,也贬黜老子。“道不同不相与谋”,难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吗?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迎接他,答应他让他做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贵的高位。你难道没看見祭祀时的牛吗?饲养它好几年,给它穿绣了花纹的衣服,然后把它駆入太庙(祭祀)。等到这个时候,(牛)即便想要做个小猪,难道可能吗?你赶快离开,不要污辱我。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使自己快乐,也不愿被诸侯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志向畅快。”
公山不狃凭借费邑背叛季氏,派人征召孔子。孔子遵循周道修行很久,但处处受压抑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没人能任用自己,说:“周文王、周武王起于丰、镐之地而称王天下,如今费邑尽管小,但或许有希望吧!”打算前往。子路不高兴,阻止孔子。孔子说:“他们召请我,岂能徒劳无益呢?如果任用我,我将在东方复兴周道!(将在东方建立一个像周那样的王朝)然而结果没有成行。
鲁定公十年夏季,鲁定公到夹谷会見齐景公,在那里建筑盟坛,排定席位,修起土台阶三级,按诸侯间会遇之礼相见,鲁定公与齐景公互相作揖谦让而登坛。宴饮献酬之礼完毕后,齐国官吏小步疾走进来说:“请演奏四方的舞乐。”齐景公说:“好。”于是莱夷乐人打着旌旗,挥舞羽毛、彩缯,手持矛戟剑盾,击鼓呼叫而到来。孔子快步上前,一步跨越一级台阶而往上登,离坛上还有一级台阶时,挥举长袖而说:“我们两国的君主举行友好盟会,夷狄的舞乐为何在此!请命令有关官员下令撒走。”景公内心有愧,挥手让他们离去。齐景公知道理义比不上鲁国,回国后大为惊恐,告诉他的群臣说:“鲁国臣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君主,而你们只是用夷狄之道来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君,对这如何是好?”有关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则用花言巧语来道歉。您如果真的对此感到恐惧,就用实际行动去道歉。”于是齐景公便归还了所侵占的鲁国的田地来认错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