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2022-04-23 19:07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 (《荀子·子道》)
21. 从材料看,孔子、荀子对“孝”的看法有哪些不同?
22.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理解。


21. 孔子认为“三年无改父之道”是孝,荀子则认为要“从义不从父”;孔子认为入孝出悌是仁的根本,荀子则认为是“人之小行”。  
22. 孔子这里的提出的“道”应该是正道,是仁的开端和根本,孔子借此句表达对孝和志行的重视。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观点则略显板滞,执守和变更两者兼具,更能体现孝道。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根据《论语》中的两则材料,孔子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孝”“弟”“信”“爱”,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着良好的规范,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有仁德之心的人。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入孝出悌是仁的根本。
根据“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可知,荀子认为对于父亲要遵从道义而不是尊卑,不能迷信权威,只追求“入孝出弟”只是“人之小行”。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孔子认为做儿子的应当谨慎地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倘若发现父母给自己制订的行为准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着提出来,应当慢慢地改,不能一下子就掀翻父母的理论,这才是孝子所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达孔子对孝和志行的重视。
其实,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即便是父子之间也是各有其志。虽然古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子承父业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也难保有人不会跳出家族的禁锢而另谋生路。此时,他们虽然改了“父之道”,只要心里对父母的意志保有足够的尊敬,也不算是不孝。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观点则略显板滞,执守和变更两者兼具,更能体现孝道。

参考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在家孝敬父母,出外敬爱兄长,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操守;对上顺从,对下厚道,这是做人的中等道德操守;顺从正道而不顺从君主或领导,顺从道义而不顺从父亲,这是做人的最高准则。至于那志向根据礼义来安排,说话根据法度来措辞,那么儒家之道也就完备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