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①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材料二:子曰:“质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材料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材料四: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21.解释上述材料中加点的两个“文”字:①_____,②_____
22.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君子观的理解。
答
21. 完美 文采
22.①君子要合乎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②君子是内外双修的,既要有丰富的学识,又要有礼貌的举止和文雅的谈吐,只有文质兼备,才称得上君子。③君子是全面发展的,文、行是人的外在,忠、信是人的内心,“才”与“道”是融为一体的。④做君子的人,对于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事情,都是采取谦虚、谨慎、保留、空阙的态度,直到弄明白了再来发表意见。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材料二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材料三
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材料四
孔子说:“粗鲁啊!子由!君子对他不了解的事情,应该采取存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