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于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固辞,不允。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亨①功不加谦而得世侯,内愧,乃疏荐谦子冕②。诏赴京师,辞,不允。谦言:“国家多事,臣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有删改)
【丙】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注:①亨:人名,指石亨;②冕:人名,指于冕,于谦的儿子。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 B.固辞 固以怪之矣
C.亨功不加谦 大王加惠 D.宜乎众矣 宜多应者
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国家多事,臣义不得顾私恩。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比较,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情感。
B.甲文以菊与牡丹衬托莲的品质,乙文中是以石亨的做法衬托于谦的精神。
C.乙文中“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以/裨军国”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D.丙文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之气贯长虹,朗读时结尾要读出磅礴气势。
11.你认为乙文中的于谦可以称为“君子”吗?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12.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传情达意。请你参照示例,品评丙文语句。(2分)
出处 原句 品评
甲文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巧用反问,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乙文 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 巧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将于谦内心无奈和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丙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________
答
8.(2分)D
【解析】A.香远益清:更加;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处,好处。
B.固辞:坚定;固以怪之矣:本来。
C.亨功不加谦:超过;大王加惠:给予。
D.宜乎众矣、宜多应者:应当。
9.(4分,每题2分)
(1)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评分标准:“予”“独”“染”等词语翻译出来,每个0.5分,句意通顺0.5分。
(2)国家事故繁多(动荡不安)的时候,我遵从道义不能顾及私人的恩惠。
评分标准:“多事”“顾”“私恩”等词语含义解释出来,每个0.5分,句意通顺0.5分。
10.(2分)C
【解析】乙文中正确的断句为“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以裨军国”
11.(3分)参考示例:
示例一:于谦可以称为君子。甲文中莲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枝蔓,不旁生枝茎,它所代表的君子品性是正直而不攀附权贵。乙文中官居高位的石亨举荐于谦的儿子,以此来拉拢于谦,于谦坚决地推辞,坚守大义,展现了正直而不攀附权贵的君子品性。
示例二:于谦可以称为君子。甲文中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代表了清廉自守的君子品性。乙文中,于谦对于皇帝赏赐的住宅坚决推辞,也不接受赐予儿子的高官厚禄,体现了于谦清廉自守的君子品性。
评分标准:表明观点,0.5分。从甲文中分析君子品性,1分;从乙文中分析于谦展现的君子品性,1.5分。甲乙两文分析的君子品性必须一致,如不一致,酌情扣1-2分。
12.(2分)巧用对偶和双关的手法,“惶恐”“零丁”一指地名,二分别指:艰难时事,忧惧不安;自己战败被俘,孤苦无依,对仗工整,表达了一腔爱国的悲愤之情。
评分标准:表现手法,1分;具体分析内容和情感,1分。
【乙】参考译文:
于谦自己奉行俭朴节约,所居住的房子只能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于谦品性非常刚直,每遇事不如意的时候,于谦就拊胸叹道:“这一腔热血,想要洒在什么地方呢!”石亨的功劳没有超过于谦,却得到世袭侯爵,内心有愧,于是上疏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皇帝下诏让于冕到京师,于谦推辞,皇帝不准。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我在道义上不应该顾及私人的恩惠。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