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檀布②,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檀布:檀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官,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颔联描绘蜀地深山重叠,一场夜雨后飞泉仿佛从树梢倾泻而下,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所见所闻,风光雄奇。
B.颈联写妇女辛劳织布纳税,百姓经常诉讼争田,暗示了蜀地僻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缺乏教化,为尾联蓄势。
C.尾联寓勉励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表明诗人真诚期望李使君以文翁为榜样,翻新吏治,有所作为。
D.这首送别诗不主要写惜别离愁,却主要写山水、民情、政事,并显现出“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的昂扬基调。
14.《唐贤清雅集》评价本诗首联,“落笔神妙,炼意工夫最深,人以为容易,不知其意匠经营惨淡也。”请简要赏析首联的精妙之处。(6分)
答:
13.A (“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所见所闻”错,颔联“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描绘的画面是诗人对巴蜀雄奇秀丽山川风光的想象,为虚写,并非送别时真实见到的)
14.①运用了互文见义(或者夸张、想象)的手法来写景,气象阔大。作者想象李使君赴任之地的自然风光:万壑千山,到处是参天的大树,到处是杜鹃的啼声。
②视听结合:巴蜀层峦叠嶂的群山、无数险峻深邃的岩壑、高耸云天的林木,同时还有杜鹃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壑千岩为之震响,气势磅礴。
③借景抒情:首联写巴蜀雄奇壮丽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欣喜与期待。(6分,一点2分)
【翻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像泻着百道清泉。蜀汉妇女以橦花织成的布来纳税,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