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志士的爱国热情。首句诗人直接说明了战争残酷,“照”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表现了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展现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
B.颔联中的“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诗人用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场面的庄严和隆重。“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C.尾联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投身行伍战斗,表现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国家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D.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本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16.有人说本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
答
15. A(首句说明的是军情紧急也不是直接说明的。)
16.①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片断,写出了由辞京到围敌再到激战的过程,略去了书生如何投笔从戎、如何告别家人、如何急速行军以及如何布阵围敌的细节。(2分)②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每一个跨度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2分)③有力地突了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