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②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注】①江中孤屿:涧南园附近汉江中的一个小岛。王迥:号白云先生,家住襄阳鹿门山,是孟浩然的好友,两人关系相当密切。②鲛人:传说中的海底怪人。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描写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再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最后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全诗行文流畅,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只以“水落沙屿川”暗示。
C.“夕阳”句为景语,“中坐”句为情语,“兴非一”指兴致无穷,不一而足:这两句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D.“南望”句写因为思念友人王迥,遥望他所住的鹿门山;“恨如失”写诗人回到家中,因不能入仕而顿生满腔怨恨,若有所失。
2.试从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对“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一联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D
2.①借用传说(或典故),虚实结合;
②从水底到水面,从虚写到实写,将传说中的鲛人和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描写,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
③既表现游汉江之乐,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做铺垫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恨如失’写诗人回到家中,因不能入仕而顿生满腔怨恨”理解错误,诗句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本诗并未表现“怨恨”之意。且“南望”两句是写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诗歌中的“鲛人”,指传说中住在海中的人鱼。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可见运用了典故(或传说),写出了江水的美丽。
由“潜不见”,可见是眼前实景,“鲛人”是想象的传说;“渔父歌”也是眼前实景,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故可概括为虚实结合。
从结构上看,这两句写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由后句“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可见写游汉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