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云,明月逐人归。
【注】拂金徽,指弹琴。
10. 上阕开头的“春入武陵溪”一句有什么作用?
11. 下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内容上,化用了“桃花源”典故,与前句中的“瑶草”(仙草)呼应,暗示自己对远离现实的美好世界的向往;结构上,呼应前句,揭示了“瑶草一何碧”的原因,引出下文对“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美丽春景的描写。
(2)①“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了词人对高洁志行的追求;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表达了缺乏知音、无人理解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③“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表明对超凡脱俗之物的欣赏和对浮世俗物的不屑;④“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体现了他想逃避现实却又不甘的矛盾和无奈。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上阕开头的‘春入武陵溪’一句有什么作用”,然后找到题干中的引文,分析意思,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标题以及前后文的关系。“春入武陵溪”意思是“春天来到了武陵溪”,由“武陵”而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处化用了“桃花源”这一典故,陶渊明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是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黄庭坚此处化用这一典故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远离现实的美好世界的向往,这是内容上的作用;从结构来看,这句话前面说“瑶草一何碧”,意思是“瑶草多么碧绿”,瑶草为什么会这么碧绿?后一句“春入……”解释了原因,所以说从与上文关系的角度来看,呼应前一句,解释瑶草碧绿的原因,从与后文的关系来看,后面说“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意思是“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这是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此处所写的桃花源的春景紧承前面“春入武陵溪”而来,所以从与后文的关系角度来看,引出下文对“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美丽春景的描写。考生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下阕写了什么内容,根据这些内容分析词人的情感,虽然是针对下阕设题,但依然要关注全篇。“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这是词人想象中自己在桃花源中的行为,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意思是“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意思是“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表明对超凡脱俗之物的欣赏和对浮世俗物的不屑,但其中也有他想逃避现实却又不甘的矛盾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