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诗人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B. 第二句写俗世之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可以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
C. 第三句写大石丛错、凹凸不平的坡头路,很磨难人。这“荦确坡头路”正象征了诗人脚下坎坷的仕途,暗含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
D. 此诗之所以感人,正在于诗人将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
16.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参考答案】
15. C
16.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却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诗人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题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第三句“暗含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错。这首诗的第三四句是说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也是有缺憾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所以选项中“暗含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分析错误。
故选C。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分析鉴赏能力,属于炼字题,答题时一般从三个层面来组织答案:(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本诗考生通分析诗句中“铿然”一词时要联系全诗分析,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荦确坡头路”正像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铿然曳杖”表达出了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从而得出本题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却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诗人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