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其四)阅读答案-苏轼

2019-05-25 22:08超越网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其四)
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宿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①此诗写于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期间,时苏辙留京侍父,这是兄弟俩第一次远别。三年多里,诗赋往还,唱和甚多。②萱草,又名忘忧草,俗称黄花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亭亭”写萱草高高挺立的秀美姿态,突出其孤秀自拔的精神丰姿。
B. “芽蘖”“走寻”写牵牛生长蔓延的生命姿态,是其“独何畏”的具体表现。
C. “南斋读书”暗点园中主人的生活,“乱翠”“如泼”视听结合,突出景物特点。
D. 全诗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描绘景物,形象鲜明,既具情趣,又兼理趣。
15. 诗人借萱草、牵牛寄寓怎样的情感哲思?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4. C   
15. ①萱草之花虽“微”,却能孤拔秀丽,优异突出,诗人借以表达超拔自取、卓然独立的人格追求,暗含对弟弟自信人格的赞美。②牵牛花忍隐屈曲,奔走追求于荆榛之中,无所畏惧,诗人借以表达于逆境中乐观进取、勇于追求的人生态度,暗含对弟弟乐观人生的激励。③萱草、牵牛,如泼乱翠,在一年一度的秋雨中凋零衰败,自然也会在一年一度的春风中再度蓬勃、满目泼翠,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考验,诗人借以表达一种超然达观的生命态度,这既是对弟弟淡然自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也是自我勉励。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视听结合”错,没有听觉。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本题中,①萱草之花虽“微”,却能孤拔秀丽,优异突出,诗人借以表达超拔自取、卓然独立的人格追求,暗含对弟弟自信人格的赞美,如诗中说“萱草虽微花,孤秀自能拔”。②牵牛花忍隐屈曲,奔走追求于荆榛之中,无所畏惧,诗人借以表达于逆境中乐观进取、勇于追求的人生态度,暗含对弟弟乐观人生的激励,如原诗“牵牛独何畏,诘曲自牙蘖”。③萱草、牵牛,如泼乱翠,在一年一度的秋雨中凋零衰败,自然也会在一年一度的春风中再度蓬勃、满目泼翠,如原诗“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考验,诗人借以表达一种超然达观的生命态度,这既是对弟弟淡然自取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也是自我勉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