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满庭芳·三十三年阅读答案与解析-苏轼

2019-02-15 09:17超越网

满庭芳·三十三年
苏轼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10. 上阕写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境况?
11. 请赏析词中“巉巉”的表达效果。
12. 下阕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
10. 多年漂泊,仕途失意,年华老去。
11. 实写南山高大突起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苏轼傲岸不屈的精神;暗示从舟中到山中的游踪变化,与上阙结句的情境构成逆转,为下文写景抒情作铺垫。
12. 对命运的豁达乐观,与老友的相知相得,对故乡的牵挂春念。
【解析】
10.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上阕写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境况”,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意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何为“人生境况”,“境况”即“处境和状况”;然后分析上阕,根据内容概括出此时苏轼的人生处境和状况。如“三十三年,漂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三十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写路途之远,“漂流江海”写自己的漂泊,“烟浪”“云帆”暗喻自己三十三年人生的波折,这三句写出词人多年“漂泊”在外;“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憔悴”“老”写词人的“年老”“年华老去”“憔悴”。“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流年”指流水般的光阴、年华,“穷途”喻路走到了尽头,“坐守”喻无所建树,坐视时光流逝,这就写出词人的“仕途失意”“人生困窘”之态。
1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词中‘巉巉’的表达效果”,这考查诗词鉴赏中炼字的技巧。首先理解“巉巉”的意思,明确该词语修饰的对象,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写景效果和表情效果。考生可以联系《蜀道难》中“畏途巉岩不可攀”来理解“巉巉”的意思。“巉巉”是形容山势的峭拔险峻,此处是形容南山的高大突起的形象,这是明写;同时“巉巉”也暗写官场的险恶,同时也表现出词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同时“巉巉”是叠词,富有音韵美。这些都是从内容情感上鉴赏词语的效果。因为“巉巉”处于下阕的开头,故还应从结构上考虑。从上阕结尾“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可知,此时词人应在船上,而到下阕“巉巉”以及后面“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可知,这个时候词人应该到了山中,故此处“巉巉”还有暗示的作用,暗示词人游踪的变化,与上阕结句构成逆转,且为下文写景抒情做了铺垫。
1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阕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从题干的提问来看,这是针对下阕考查情感。本题在设问上没有设置干扰因素,直接要求考生答出下片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没有出现“分析”或者“结合下片内容”等内容,故学生回答角度明确。“巉巉……层楼翠壁,古寺空岩”,从所写景物来看,景象气势壮观,面对多舛的命运,词人借助这些壮观之景表达出对命运的豁达乐观;“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笑”流露出高兴喜悦之情,“步携手”写二人关系的亲厚和相知;“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借故人相问,引发思乡之情,词人借助故乡的“松杉”这一意象,把抽象的思乡之情转换为具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同时词人以对故土的思念作结,这也是对开篇他乡遇故知的呼应。估计考生能回答出“对家乡的思念”和“与友人相逢游玩的喜悦之情”,要想答出豁达乐观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结合上阕所说词人的人生境况和下阕所写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豁达乐观”这一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