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醉翁操·琅然,清园》阅读答案与赏析

2019-01-30 18:39超越网

醉翁操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无言”“人未眠”侧面表现了作者难以言表的孤寂和忧愁。
C.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5.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比较,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答案】
14. B
15. 苏轼的《醉翁操》上片主要是通过描写流泉的自然声响带来的美妙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如首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写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声若环佩,词人创造了一个美好意境。“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下片写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人间。《醉翁亭记》则是通过描写琅琊山的四时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项,“侧面表现了作者难以言表的孤寂和忧愁”有误,“无言”写出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人未眠”写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故本题选B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比较两篇作品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答题时,要对这两篇作品所写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分别作答。欧阳修在滁州游琅琊幽谷,飞瀑鸣泉,声若环佩。美妙动人,乐而忘归,写了篇《醉翁亭记》,脍炙人口。赏析欧阳修《醉翁亭记》:这篇散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全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赏析苏轼《醉翁操》:该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来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如“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这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美好意境。“琅然”状流泉之声响。“清圆”说泉声的清越圆转。在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即琅琊幽谷之鸣泉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是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返,鸣泉之美妙,再无人聆赏。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回答本题要结合两篇文章的不同的景色描写和诗人表达的不同的情怀这两方面分别回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