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阅读答案,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2018-12-10 12:03超越网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②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④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琼州海峡返回大陆时所作。②古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风。③鲁叟乘桴:《论语》载,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④轩辕奏乐:《庄子》载,皇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威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
14.下列对诗歌存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参宿横空,斗宿移动,持续很久的风雨终于停了。“苦雨终风也解睛”与作者《定风波》词句”也无风雨也无睛”一样,都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的谈泊。
B.颔联运用象征手法表明自己的心性如同皓月般皎洁,如同青天碧海般明澈;而政敌的诬陷攻击则如同蔽月的浮云、连绵的风雨,早晚终会消散。
C.前两联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的艺术手法,不仅写景真切,境界空明壮阔,而且情意丰厚,暗示自己积年所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
D.“鲁叟乘桴”化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干海”的典故。表明自己经历了一番政治造道后终于洞察了圣人之心,不再对政治抱任何幻想的超然。
E.颈联第二句表面是说他大概能领略黄帝《威池》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15.简析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是如何表现的?(6分)

14.AD(A.“宠辱不惊的淡薄”有误。D.“鲁叟乘桴”典故释义有误。)(答对一项给3分,全对5分。选两项以上不给分。)
15.人生态度:①乐观豁达。虽遭受重重人生打击,历尽万千坎河艰险,但总是乐观面对;②随遇而安。海南在别人眼中是荒蛮之地,但是作者认为此地风景奇绝,冠绝天下,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表达方式:①直抒胸臆。重重打击磨难,作者却说“不恨”,蛮荒之地,作者却说“奇绝”;
②倒因为果(翻因为果)。尾联第一句“九死离荒吾不很”为果,第二句“兹游奇绝冠平生”为因,因果倒置,引人思索,意味盎然。
(第一问能答出“乐观豁达”并分析,给2分,能答出“随遇而安”或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给1-2分;第二问能答出“直抒胸臆”并分析给2分,能答出“倒因为果(翻因为果)”或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给1-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

【翻译】
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连绵下个不止的阴雨,总有停的时候;成天刮个不停的风,也总有止住的时候。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其实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不需要外力的洗刷。我本想学“乘桴”退出官场,现在不用了,孔子的主意对我来说是用不着了。如今政局转为平和,我也是大略领会到黄帝的《咸池》乐曲温润的乐声了。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