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的《蜀相》中能够体现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并付诸行动、取得成效的两句是“ , ”。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 ”。
(3)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在作品中用“天下”表达了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的情怀,如“ , ”。
答
(1)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示例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示例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示例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