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牧《阿房宫赋》用“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对尾檐进行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写出阿房宫建筑的精巧工致。
(2)“猿”作为意象,常为文人所用,杜甫和郦道元就分别在《登高》的“ ”及《三峡》的“ ”中运用这一意象来衬托三峡秋季悲凉的特点。
(3)古代中国衣冠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穿不同样式和颜色的衣服,这在刘禹锡《陋室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的“ ”有体现。
答
(1)檐牙高啄、钩心斗角
(2)风急天高猿啸哀,猿鸣三声泪沾裳/常有雷猿长啸
(3)往来无白丁、江州司马青衫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