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劝学》中“ ”,阐明了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正是由于他们善于学习的道理。
(2)杜甫《登高》中“ ”,将眼前秋景和长年漂泊,年老多病的处境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浓重的悲凉之感,典型地体现了其沉郁顿挫的诗风。
(3)自古以来,中国诗人一直钟情于“明月”,形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咏月”文脉。在诗人的笔下,“明月”既可以寄托怀乡别远的无尽愁思,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也可以用来烘托离别时的孤独凄凉心境,如“”(白居易《琵琶行》);还可以用来表达生命哲理的诗意感悟,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