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桃花源记》中,一个渔夫捕鱼时误人桃花源,被一村民发现,村民便邀请他去家里做客,并且“ ”;离开时,村中人告诫他说“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心与牵挂,也暗含劝阻之意;行文由此转人对旅途见闻的描写。
(3)《诗·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的诗句,毛传释“蜉蝣”为“朝生夕死”,此后这个能形象说明生命短暂而又渺小的“蜉蝣”,就成了古诗词中的常客,如“ , ”。
答
(1)设酒杀鸡作食 不足为外人道也
(2)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3)示例一: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示例二:蜉蝣蔽朝夕 蟪蛄疑春秋
示例三:人生在世数蜉蝣 转眼乌头换白发
示例四:借问蜉蝣辈 宁知龟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