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雪诗·长安大雪天》阅读答案与解析-张孜

2019-04-15 22:19超越网

雪诗
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①斟琼液。
醉唱玉尘②飞,困融③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注】①蘸甲:指酒斟得太满,捧杯时指甲会沾酒。②玉尘:指雪。③困融:困倦。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头两句为一层,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六句为一层,揭露了“豪贵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四句为一层,写“饥寒人”的贫苦。
B. “捣椒泥四壁”,是把花椒捣碎,与泥混合,涂抹在房屋四壁。汉未央宫有椒房殿,乃皇后所居之室。这里写“豪贵家”以椒泥房,可以想见室内的温暖、芳香与华丽。
C. 在这大雪飞扬、地冻天寒的日子里,“饥寒人”还在劳作不已,为生活而奔走,为生存而挣扎。“岂知”,不仅是责问,简直是痛斥。
D. 本诗在前两句环境烘托之后,把豪门贵族的糜烂生活绘出三幅图画:富家椒房图、罗幂红炉图、弦歌宴饮图。前两幅是静状,后一幅是动态。
16. 本诗主要使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 A
16. 对比手法。集中反映了晚唐政治昏暗、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不顾民生疾苦的不满与愤慨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重点考查对诗句理解和归纳概括诗歌内容要点,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内容,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A项,“中六句为一层,揭露了‘豪贵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四句为一层,写‘饥寒人’的贫苦。”错,根据诗歌可知中间八句为一层,揭露了“富贵家”征歌逐舞的豪奢生活;后两句为一层,写“饥寒人”的贫苦。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题,明确题目考的是什么,题干是“本诗主要使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第一问明考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二问要求理解诗歌的情感。解答诗歌表达技巧的一般答题思路是:先明确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最后点明效果。本题要抓住关键句“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等,从中可以看出豪贵家和饥寒人的鲜明对比,可知主要手法是对比。第二问理解诗歌的情感类试题,注意要从诗歌的标题、注释、体现情感的关键句(尾联)来考虑作答。重点抓住“岂知”一词,诗人仅用“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二句点出富贵人家的对立面——“饥寒人”的苦况,可以想见“讥寒人”在鸟雀都“难相觅”的情况下会是怎样的情形,这两句诗又赋予前八句诗以新义,指出“豪贵家”的奢侈享乐是建立在人民的贫苦的基础上,“豪贵家”的嘴脸也就更加可恶可僧了。这两句揭示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扩展、深化了主题思想。诗人的态度是明确的,他十分憎恶那些在大雪天歌舞宴饮的“豪贵家”,无情地揭露他们,诗人把自已的同情投给了那些在大雪天痛苦挣扎的“饥寒人”,吟咏他们的痛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