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阅读答案与解析-吴文英

2019-04-10 15:48超越网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注】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名娃:西施。残霸:吴王夫差。酸风:刺骨的寒风。时靸双鸳响:相传吴王筑响廊,西施穿着木屐绕廊而行,发出响声。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上片前三句从空间入笔,描绘天空辽阔浩渺之景;从时间着笔,感慨不知何时青天坠落的长星幻化出灵岩山。
B. “腻水染花腥”,写宫女的脂粉流入河水,使夹岸的花沾染了腥味。“腻水”语出杜牧的“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C. 吴王沉醉酒色,范蠡清醒身退,二者形成对比,隐含了对时政的讽喻,也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D. 词人登临灵岩山,凭吊吴宫古迹。上片侧重对古迹的描写,下片转入对古事的评论,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慨。
15. 前人评论此词“上片写景虚以衬实,下片抒情悲而能壮”,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4. C
15. ①虚以衬实。上篇“幻”字统领,“苍崖”句想象当年吴王夫差霸业有望、金屋藏娇、春风得意的情景;“箭径”句想象当年吴宫花草都被脂粉染香的盛况;“时靸”句想象西施脚穿木屐走过回廊的声响。当年吴王夫差的情形和如今的南宋王朝是多么相像,南宋已剩半壁江山,却甘心偏安一隅,沉溺于声色享乐,无疑将重蹈吴王夫差身死国灭的覆辙。这些虚写正是为了衬托现实,表达了对朝廷的忧虑。②悲而能壮。下片“问苍波无语”句写作者眼见南宋衰败,回天无力,只有看着青山老去,头发变白,抒发了一种无奈和悲伤之情。“水涵空”句写放眼远望,见水天相接,空旷无依,心境也随之开阔,“连呼酒”句写呼朋唤友,上到灵岩绝顶,喝酒以解千愁。末句落笔豪迈潇洒,感情激越,声震长空,似要掩去前番之落寞和感伤。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错,“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意思是假如吴王夫差不沉醉,范氏怎么能功成而遁归五湖,以垂钩游玩来庆祝吴的灭亡呢?诗人借此表达对荒淫误国者的痛恨。故答案为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及情感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注释、背景及诗人生平等全面把握诗歌情感,再抓主关键词句分析诗歌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效果。本题要求评论此词“上片写景虚以衬实,下片抒情悲而能壮”。首先理解“虚以衬实”,即用虚写手法表现现实的内容。即接着抓关键词句分析: “幻”字统领全词,有幻想之意,引出下面对吴国历史的追忆:当年夫差正春风得意,霸业有望,与宠姬西施日日笙歌于馆娃宫,而不知危机四伏。接着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想象当年吴宫美女,脂粉成河,流出宫墙,使所浇溉之山花染着脂粉之香气;仿佛又听到西施着木屐行经廊上,而廊前木叶,酸风吹之,飒飒然别是一番滋味。此时之万叶,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幻?抑真者亦幻,幻者即真耶?又不禁感慨系之矣!而这虚写其实正是为了衬托今日的南宋。如今的南宋与曾经的吴国何其相似,南宋已剩半壁江山,却甘心偏安一隅,沉溺于声色享乐,无疑将重蹈吴王夫差身死国灭的覆辙。层层渲染,笔笔逼进,景物描写越真,历史的虚幻感就越强烈。“悲而能壮”,即情感抒发不独悲凉,有亦豪迈潇洒。下片吴王“沉醉”和范蠡“醒醒”形成强烈的对比,实际是借古人之事对南宋朝廷的嘲讽。“问苍波”两句表露词人无奈之情,眼见南宋衰败,回天无力,只有看着青山老去,头发变白。词情至此已低落至绝望之极点。笔调落无可落,转而上扬,回到眼前实景。放眼远望,见水天相接,空旷无依,心境也随之开阔。一个“送”字,字面上送走的是“乱鸦”和“斜日”,实际词人想要送走的是满怀的忧虑和愁思。词人呼朋唤友,上到灵岩绝顶,喝酒以解千愁。末句落笔豪迈潇洒,感情激越,声震长空,似要掩去前番之落寞和感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