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阅读答案-鹿虔康

2019-02-24 13:01超越网

临江仙
鹿虔康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重门深锁、绮窗紧闭的苑囿,营造出静谧感伤的气氛。
B. 上阕的后三句点明苑内杳无人迹,阒无人声,给人以荒凉静寂凄清之感。
C. 下阕中月照深宫、残荷泣露的画面进一步把环境气氛渲染得更为凄凉悲怆。
D. 本词用较多的笔墨写景,又用“暗伤亡国”一句点明本词“黍离之悲”的主题。
E. 全词“虽悲不哀”,“金锁”“绮窗”“香红”中的亮色暗示了复国的希望。
15. 倪瓒称赞鹿虔扆的词抒发感情“曲折尽变”,请简要赏析本词抒发感情时运用的手法。
【答案】
14. AE 15. ①融情于景。词人借废苑荒凉的眼前之景,抒发了心中 的亡国哀痛之情。②反衬。用“金锁”“绮窗”“玉楼”“歌 吹”“香红”等词语暗示当年的繁华,以此来反衬今日的 荒凉,使这一荒凉景象显得更加可悲,也使今昔之慨与兴亡之感自然浮现在纸上。③拟人。词人将年年岁岁依然如旧之明月写得懵懵懂懂、不晓人事,却真实可感。 烟月无知,藕花有情,“相向”三句道出了荷花之深情,将 花中夜露喻为哭泣的清泪,从动作之“相向”、嗅觉之 “香”、色彩之“红”等角度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荷花的袅娜柔弱、多情可怜,正与月之不谙人情映照。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A项,“静谧”的分析不对,与全词“荒寂悲怆”的意境不符;E项,“亮色暗示了复国的希望”说法错误,“亮色”是为了反衬今日的荒凉,“暗示了复国的希望”无中生有。故选AE。
15. 试题分析:题干是“倪瓒称赞鹿虔扆的词抒发感情‘曲折尽变’,请简要赏析本词抒发感情时运用的手法”,是考查学生赏析诗词表现手法能力。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首先指出诗词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诗词运用该表现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本题要求赏析本词抒发感情时运用的手法。仔细阅读本词,可知词人在抒情时主要运用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反衬以及拟人等手法。词中词人用“金锁”“绮窗”“玉楼”“歌
吹”“香红”等词语暗示当年的繁华,以此来反衬今日的荒凉,使这一荒凉景象显得更加可悲,也使今昔之慨与兴亡之感自然浮现在纸上。词的下片“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运用了拟人手法,词人将年年岁岁依然如旧之明月写得懵懵懂懂、不晓人事,却真实可感。烟月无知,藕花有情,荷花的多情可怜,正与月之不谙人情映照。整首词借废苑荒凉的眼前之景,抒发了心中 的亡国哀痛之情,属于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答题时,指出抒情时所运用的手法,然后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抒发的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