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
【注】
①相背远:远别,各分东西。
② 城闉(yīn):城门,指诗人回去的地方。
(1)诗歌的三至六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①视听结合。诗歌的第三句写听不到行船时的鼓声,是听觉;第四句写看到船帆与云彩相接,是视觉。②对比衬托。五、六两句,用余鸟飞翔衬托船已远行,用人已散反衬诗人来迟。
(2)诗歌的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答案】①因朋友远离的悲凉之情。诗人送朋友不及,看到秋风中的落叶、垂钓者回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独立苍茫,凄苦无着的悲凉之情。②对诗人和朋友你去我返的相背命运的无奈和对朋友的关心、留恋之情。朋友孤身一人远行,诗人一人孤单回城,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朋友的留恋、关心之情。
简析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是南北朝时期梁、陈间著名诗人、文学家阴铿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作者到江边码头送朋友,却因迟到未及与友人相见、目送帆影远去的惆怅心情。
这首诗是作者到江边渡头送朋友光禄卿刘孺时所作。但是诗人迟到了,当作者赶到时,友人已经乘船启航,只好引领远望,久久伫立,目送航船远去。开船的鼓声已绝,征帆渐渐靠近了天边的白云,船停泊的地方只剩下鸟儿的身影,送别的亭子早已空无一人,天色将暮,落叶飘零,垂钓者归去。于是作此诗,表达作者惆怅与懊恼之情。
全诗用传统白描手法,画勒出“江渚”、“远帆”、“送鼓”等物景,由远及近,目光、心神随云光帆影离去,直到云水相接深处,望眼还收,全然触景伤怀之景。“飞鸟”、“离亭”、“飘叶”,痴痴地守着,直至“晚钓欲收”,心头自知的愁思,终于消失在阵阵寒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