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鸳鸯湖棹歌翻译赏析_鸳鸯湖棹歌原文_作者朱彝尊

超越网

  《鸳鸯湖棹歌》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朱彝尊。其古诗全文如下: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前言】
  《鸳鸯湖棹歌》是清朝著名学者兼文学家、诗人朱彝尊的作品。嘉兴古代诗人以风土人情作为诗歌创作题材的,最早是宋代张尧同的《嘉禾百咏》,之后又有明代许恂如的《秀州百咏》等,至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始蔚为大观,且流风遗韵绵延数百年不绝,在嘉兴诗坛上形成一个特殊的流派。“鸳湖四百棹歌外,国际歌声入九陔”。从郭沫若的这两句诗就说明《鸳鸯湖棹歌》的名气了。
  【注释】
  [1]鸳鸯湖:一名南湖,在浙江嘉兴市南三里。棹(zhào)歌:一边划船一边唱的歌。
  [2]穆湖:也叫穆溪,在嘉兴东北。
  [3]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4]鸠鸣:预示晴天。《埤雅》:“鸠,阴则屏其妇,晴则呼之。”谷雨:清明后一个节气。开:雨霁天晴。
  [5]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以分流东出,故名。陆游《横塘》:“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无穷。”荡船:摇船。
  [6]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法。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
  【赏析】
  新生的莲叶小于铜钱,垂柳拂水不碍船行,让诗人倍感新奇;雨后的两岸新苗,夕阳映照下的潺潺沟水让诗人感受到无限生机。诗不仅摹写出一幅绝美的穆湖风景图,也透示出诗人对乡村美景的由衷喜爱。第二首描写苏州横塘地区风情。首句点时节并写天气,谷雨时节,斑鸠欢叫,雨霁天晴,令人心旷神怡。后三句写所见,“横塘游女荡船回”,情景悠闲而活泼,桃花飘落,浴蚕留种,竹笋拔节生长,春归燕子飞翔,既富乡村特色,又显勃勃生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