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闺怨二首其二翻译赏析_闺怨二首其二原文_作者沈如筠

超越网

  《闺怨二首其二》作者为唐朝诗人沈如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恸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前言】
  《闺怨二首》是唐代诗人沈如筠所作的组诗。这两首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臻,一往情深。全诗通过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较高。
  【注释】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翻译】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在分手的地方还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赏析】
  这组诗为思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怀念,写来曲折尽致,一往情深。第一首诗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递进的分明。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第二句比第一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雁尽书难寄”,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聊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感情上又进了一层,进一步由“愁”而转为写“解愁”,当然,这种幻想,显然是不能成为事实的。这三十层次的安排,就把思妇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真实。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全诗写思妇念远,情真意切而不涉亵昵,直吐心曲却工致自然,虽为短章但韵味深厚,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