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汪元量①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繁华流水去。
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②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③,梵王宫宇。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代皇帝恭宗的琴帅,随从“三宫”(太皇太后、谢太后、恭宗)赴燕,途径常州,感怀而作此词。②沙门:佛教名词,出家的佛教总称,也指佛门。③梯空:腾空。
19.“念旧巢燕卷,飞傍谁家”二句化用自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后人评价此诗“旨趣微效、情绪深沉”,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表现了哪些微婉深沉的情感?
答
19.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0.①对繁华逝去的伤感。上阕的前三句写残垣断壁,故园不在;下阕的“舞歇歌沉”两句展开写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已成为过眼云烟,只见遗钿被泥土所埋。②对故国灭亡的深沉哀思。“念旧巢燕卷,飞傍谁家”“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寄寓了作者思故国、恋故土的情怀。③对元朝佛教势力仗势横行、穷奢极欲的愤慨之情。“都付与,沙门为主”,大好园林,都被僧人所占,“便关防”三句谓不让显贵玩赏,防守紧严,只是一座寺庙而已,令人感慨万分。
【解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念旧巢燕卷,飞傍谁家”这两句的意思:曾寄居于此的燕子,如今又要飞到哪里去呢?刘禹锡的《乌衣巷》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流露出诗人对繁华逝去的伤感之情。。
20.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上片首三句,词人从眼前赵府花园之景写起描绘出一片荒废、凄凉的景象,表达出其自身的迟暮之感。下片再回到对赵府府邸、花园的描写。首句“繁华流水去”,总述赵府昔日繁华不再,过去再美好,转眼都成过往,流露出词人对繁华逝去的伤感之情。
(2)词人心事重重,由花园着眼整宅,心中不知何等滋味。“念旧巢”二句,由点及面由花园进一步写整座邸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慨叹东晋王谢等贵族第宅,历经沧桑,豪宅已成废墟,建起平常百姓的住宅,燕子仍来原处做巢,只是屋舍已易他人,此词引用刘诗之意,意为赵府仍在,但已改作佛寺,原来的燕子也不识其处,不知飞到哪家哪户去了。“斜阳外”二句,转写邸宅外景:落日斜照,笛声远送。笔致含蓄深曲,流露出词人对故国灭亡的深沉哀思。
(3)大好园林,却为僧人所占,“便关防”三句,意思是,寺院之中,戒备森严,不准俗人随便进入。只能在外面依稀窥见里面高大的楼阁,发现楼阁全做了佛堂。这不禁令人感慨万分,谓不让显贵玩赏,防守紧严。只是一座庙宇而已,对元朝佛教势力仗势横行、穷奢极欲的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