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国殇阅读答案-屈原,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2020-12-28 12:53超越网

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①余行,左骖殪②兮右刃伤。
霾③两轮兮絷④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⑤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注】①躐liè:践踏;②殪yì :倒地而死;③霾:通“埋”;④絷zhí:指绳索绊住了马足;⑤严杀:壮烈的战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国殇与二者之殇有别。
B.此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在秦楚之战时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亡灵,也隐隐的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
C.正如屈原常用香草美人代表美好人事一样,在诗篇中他用吴戈、犀甲、玉枹、秦弓等美好事物来修饰笔下的神勇将士。
D.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战士死伤惨烈,但仍奋勇向前,作者想像奇特、辞采瑰丽,挟深挚炽烈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15.本诗采用叙(叙述)赞(议论抒情)呼应的表达方式,完美表现了中心思想,请结合诗歌具体阐释二者的关系。(6分)


14.D “想像奇特、辞采瑰丽”错。
15.本诗第一部分描写战争情况,第二部分赞颂烈士们的业绩和精神。(2分)前者叙的内容是后者赞的依据,后者赞的词句是前者叙的深化。(2分)两者有机联系,互相映衬,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2分)(《国殇》顾名思义是为悼念死难的烈士而作的祭歌。但屈原所写的这篇诗不仅仅是为了祭悼亡灵,抒发哀思,更重要的是用阵亡将士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激励民心士气,感召人们同仇敌忾,雪洗耻辱,以振兴楚国。围绕这个主题,这首诗在谋篇时采用了叙和赞前后呼应、紧密结合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