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
刘彻[注]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刘彻即汉武帝。《汉武帝故事》上说:“上(武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宴,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
14.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意义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情韵不一样,刘彻诗清新明丽,刘邦诗苍莽雄放。
B. 第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欣然中流”的热烈场面描写得绘声绘色。
C. 最后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的悲慨。
D. 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
15.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
14. C
15. ①悲秋之情。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使诗人感怀秋之将至。②怀人之情。秋色秋声里,兰菊芬芳中诗人对故去的“佳人”有着不尽的思念之情,始终不能忘怀。③感叹时光流逝之情。过分的欢乐之后,又带给人哀怨的心绪,青春难再,老之将至,因而不得不及时行乐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的悲慨”错误,不是曲折抒发悲慨,而是直接抒发悲慨。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怀佳人兮不能忘” 凋零的草木,归雁声声,勾起汉武帝对“佳人”不尽的思念之情;“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据此分条概括即可。